《唐鲁孙系列:中国吃》作者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唐鲁孙,本名葆森,鲁孙是他的字。1908年9月10日生于北京,1946年到台湾,1985年在台湾病逝。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毕业于北京崇德中学、财政商业学校,曾任职于财税机构。
年轻时只身外出谋职,游遍全国各地,见多识广,对民俗掌故知之甚详,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被誉为民俗学学。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习于品味家厨奇珍,又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
著作有《老古董》《酸甜苦辣咸》《天下味》等,量多质精,允为一代杂文大家,而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更足以为后人典范。
“他将品食阅世全化作十几本书,三分说掌故,七分谈饮撰,却故意隐藏了一生的宦海沉浮。” “唐鲁孙先生写作,是掌故中带着吃,吃中带着掌故,带着名士知交们的回忆。” “唐鲁孙先生写北平,写滋味,更写北平味儿,明写饮食,暗写读史阅世;谈论饮食,不是为了想着去哪儿打牙...
评分唐魯孫吃的博雅,梁實秋吃的理性,汪曾祺吃的深刻,蔡瀾吃的隨性。唐魯孫的文字沒有學者的框框條條,但不失大家品格,市井流氣中卻有規有矩。梁實秋吃的雅致,魚鮮、飛鳥、豆腐、湯頭,小吃,殷實之家的教養與窮文人的拘謹兼具,少了點唐魯孫的快意。汪曾祺吃的圓融,南北流派...
评分1. 翠盖鱼翅 这道菜他们是选用上品小排翅,发好,用鸡汤支火清炖,到了火候,然后用大个紫鲍、真正云腿,连同膛好的油鸡,仅要撂下的鸡皮,用新鲜荷叶一块包起来,放好作料来烧。大约要烧两小时,再换新荷叶盖在上面,上笼屉蒸二十分钟起锅,再把荷叶扔掉,另用绿荷叶盖在菜上...
评分唐老头是个贵族美食家,虽然对北京平民吃食信手拈来,但更多是请客、赴宴,钻研各家饭馆的门道。 对我而言,当下是最糟糕的时代。民国时,各个馆子大显神通,每家都有一两道独门菜式,像江湖中只此一门的神秘武功。同行间规矩诚恳,不抄不做别家特色,请来的厨子也不做原先东家...
评分“他将品食阅世全化作十几本书,三分说掌故,七分谈饮撰,却故意隐藏了一生的宦海沉浮。” “唐鲁孙先生写作,是掌故中带着吃,吃中带着掌故,带着名士知交们的回忆。” “唐鲁孙先生写北平,写滋味,更写北平味儿,明写饮食,暗写读史阅世;谈论饮食,不是为了想着去哪儿打牙...
奇书,奇人,我读到的最有意思的书,因为还没有什么书专门满足我这样的馋猫的书,要是配上插图,那就好了。讲大锅饭的那个香啊!!!
评分最近很想观察出身不同喜好不同信仰不同的各色人等的食色特性
评分饭前读,太赞呀TTATT
评分与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对比着读,总觉得唐的文字一股酸腐的假贵族气。还是喜欢梁先生的小清新。。。
评分紈絝子弟的感覺撲面而來……大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