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陈寅恪
出品人:
页数:3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2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87643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陳寅恪
  • 陈寅恪
  • 隋唐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史
  • 中国历史
  • 隋唐五代
  • 隋唐制度
  • 唐代政治
  • 历史研究
  • 制度史
  • 政治史
  • 中古史
  • 中国历史
  • 学术著作
  • 历史文献
  • 唐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1946年回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南迁广州,为中山大学教授。

陈寅恪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卓越学者。他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的精湛研究,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他以终生的学术实践标举现代学术精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目录信息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 叙論
二 禮儀
附:都城建築
三 職官
四 刑律
五 音樂
六 兵制
七 財政
八 附論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上篇 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中篇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下篇 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陇集团”这一中古政治史概念出自陈寅恪先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自概念提出后,对国内外中国中古史研究影响颇大,甚至可以说正是有了“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等研究范式,才会使得中古史研究绕不开陈寅恪。随着国内中古史研究取得的一系列进展,学界对“关陇集团...  

评分

评分

陈三立有诗,“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陈寅恪有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寅恪所负之气不知是否乃父所谓风云气,不过其史学研究荷载极大现实关切,虽有四海无人独对夕阳之慨,终非“神州袖手人”。 不见识深刻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肤浅,现在读书氛围...  

评分

近年来,学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陈寅恪热”,纷纷扬扬间或存在一些有所目的的论述,但这并不能掩盖陈寅恪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力。本文旨在回归对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研究,以其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根据,探讨陈寅恪治“不古不今之学” ——中古...  

评分

一、基本内容 陈的三篇文章各有侧重,上篇讲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一是围绕李唐皇室世系更改,讲述胡汉文化。二是围绕“关中本位政策”展开,从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来,汉化与胡化交替,最终在宇文泰创建的“关陇集团”中得到了暂时的缓和。三是提出“文化较血统更为重要”,民...  

用户评价

评分

引用过多,论述过少

评分

引用过多,论述过少

评分

讀的不是很精,其中對史料典籍的大量引用增强了論證的嚴密性,作者注重從民族方面研究隋唐的政治歷史,另外還論及世家大族對政治的影響……由於對整個唐代歷史缺乏全面掌握以及一直以來對魏晉南北朝歷史感到陌生,也就沒有讀完全書的耐心,慚愧。

评分

修行110th,回杭州火车上读完,三联版本已经读过,此为二周目。唐代政治一部分已经烂熟于心,隋唐制度渊源部分还有感觉从未读过的部分,读书不细如我,需要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才能有所小成啊!

评分

阅于停电的台风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