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訴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術》(200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摺、被瞧不起、心碎、睏頓的哲學心靈良方,六個哲學傢的智能解決六種人生問題!
英倫纔子艾倫・德波頓瞭解現實人生的苦難,深深體會到這些苦難引起的傷痛;他認為哲學不應隻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字遊戲,而是幫助人們解決心靈傷痛的良方。因此,他迴到偉大哲學傢身上,探索這些哲學傢的智能,為我們提供舒緩現實生活鬱悶的慰藉。
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摺、被認為有缺陷、心碎、睏頓──德波頓分彆嚮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卡、濛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傢取經,希望這些哲學傢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癥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 合着这位是真把哲学当中药铺了,各家各派分门别类往小抽屉里一装,失恋了给开柏拉图卢梭煎服,日子过得不好就来二两斯多噶…… 若是哲学当真有这么功利方便好用,我倒...
評分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来读,而是带到单位里,午休的时间读读当作一种“慰籍”。 断断续续的将近两周读完,依稀记得书中的那些哲学大家们有时使我沉思良久,有时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凡人挫折和烦恼)。 读这样的书是快乐的,知识和智慧的双丰收。 另外,这...
評分这本书看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推出的6本德波顿作品集就看完了,都是很轻松有趣的读物,读后也不无受益。难得的是,6本书虽然译者各异,却都保持了译文质量上的高水准,这好像是罕见的,值得肯定。读完了这本,期待阅读译文出版社2007年推出的两本德波顿新著。 我可以理解...
評分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来读,而是带到单位里,午休的时间读读当作一种“慰籍”。 断断续续的将近两周读完,依稀记得书中的那些哲学大家们有时使我沉思良久,有时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凡人挫折和烦恼)。 读这样的书是快乐的,知识和智慧的双丰收。 另外,这...
評分前半部分,一直到第三章快要结束的时候,都好像是被逼稿的专栏作者写出来的玩意儿,温吞吞的散发出一股正确而乏味的、类似放皮了的花生人儿特有的内股哈喇子味儿。从蒙田那章开始才渐渐脱离出夹杂着为取悦读者而糟践自个儿的小丑式的插科打诨的大段平铺直叙,展现出那种一本正...
隨便看看還行,太淺顯
评分基本平庸。
评分阿蘭德波頓的書除瞭那本明顯是騙稿費的機場的小旅行之外,每一本都意外的好看,隨筆比大部分人的小說還要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每個篇章分彆介紹瞭一位哲學傢的人生與見解,他好像一位廚師,把從哲學傢那裏收來的食材細心地烹飪成普通人都能輕易咽下的美味——要知道【哲學】一詞與【政治】一樣,在普通人群中被放到瞭極受誤解的區域。文字使用的非常嫻熟流暢,非常動人,他完美地詮釋瞭他自己的理念,一個觀點的錶達至關重要。他嘗試瞭最能直達人心的方式,然後他成功瞭。這本書我截取瞭大量自己深以為然的句子,也觸發瞭更多的思考,想要寫更仔細的讀後感,卻被紛繁的想法束縛瞭,總之,我很喜歡這本書。
评分一本哲學普及讀物,比於丹阿姨要有文化,既生活化又裝13,德波頓更像是哲學傢的傢人,談的都是生活裏的哲學傢,的確是哲學史最好的補充。因朗西埃對之進行瞭批判而重新閱讀之。
评分阿蘭德波頓怎麼寫齣來這麼平庸的書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