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通过对王韬的透视,展现、剖析了晚清思潮、政局与社会的变迁,提出了近代中国的“沿海”与“内地”的问题。
柯文(PaulA.cohen)美国麻州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研究员。还著有《中国与基督教》、《在中国发现历史》和《历史三调》等。
在读此书之前,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视角只是有所耳闻,把其理解为西方人带着惯有的兴趣以他们的眼光来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毕才发现是误解。这部书九章中有八章与王韬本人有关,其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叙述王韬的个人经历,他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受到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样,...
评分在读此书之前,对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视角只是有所耳闻,把其理解为西方人带着惯有的兴趣以他们的眼光来了解中国的过去。读毕才发现是误解。这部书九章中有八章与王韬本人有关,其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叙述王韬的个人经历,他的思想和感情方面受到作者极大的关注。这样,...
评分作为十九世纪后几十年的改革推动者,王韬占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这本书,共分四篇九章来讲述晚清改革研究,构建出一幅巨大的历史画面,让我们充分地认识晚清变化的进程。 对于近代中国历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述的,不管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运...
虽然作者强调第四篇对于整个王韬研究的重要性,但愚深以为第四篇可有可无,显然是前三篇的传记内容更佳。
评分提到了沿海和内地这两种知识分子的文化类型,并且认为“沿海”具有创新功能,而这种创新只有经过“内地”的认可才具有合法性。这个论点的解释力不知如何,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前三篇大略是对王韬思想的梳理。
评分王韬并不是一个小人物,然而他也不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人,他所面临的困境和他的选择对一个半世纪后仍处"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中国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是作者的早年作品,一方面存在着作者认为的西方中心观问题,一方面作者认为仍有价值的第四篇,其实还是单薄而缺乏说服力的多余部分。
评分此书从王韬的角度切入近代中国历史。颇为难得。
评分这本翻译还好,王韬亦是人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