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剋爾凱郭爾(SorenKierkegaard,1813—1855)19世紀丹麥神秘主義哲學傢,基督教思想傢,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他的作品種類繁多,充滿思辨和個性。他認為人生應該經曆審美、倫理和宗教三個階段。從《非此即彼》到《十八訓導書》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進軌跡,而《緻死的疾病》則是他思想成熟時期的代錶作。
《緻死的疾病——為瞭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學解說》是索倫·剋爾凱郭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於1849年7月齣版於丹麥的哥本哈根。在剋爾凱郭爾以筆名發錶的著作中,此書屬於最晚齣版的那一批,可以視為他思想最成熟時期的代錶作。剋爾凱郭爾本人十分看重它,認為此書與《基督教中的實踐》都是“極有價值的”。而且,前者還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它使我能夠在一個比我曾經夢想過的更宏大的範圍內說明基督教;關鍵性的範疇在那裏被直接地揭示齣來。”
这本书看得我很头疼,也可以说是痛苦,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不习惯这种语法句式,读这本书对我绝对是一种考验,纯思辨的形式与以前读的克氏其他的著作如《恐惧与颤栗》决然不同,是另一种阅读体验。 这本书是克尔凯戈尔的重要著作,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克尔凯戈尔得人,我不建议把...
評分 評分疾病不仅是可以预防的,还是可以被制造的,因此要注意制造疾病的人,但似乎神也在创造疾病,因此不能不提防她们,但是又不能怀疑她们,因为她们是神,是可以相信和信赖的,因此不要提防她们,而是崇敬她们。这就是怀疑和崇敬她们并用,使得人感到痛苦。这就是我的痛苦的根源。...
評分【按语:《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界说》(1849)或许可以算作存在主义的信仰告白,在此书中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以一种心理描述的方式解释了基督信仰是什么样的。此书让我惊讶的有两点:1.Kierkegaard行文上受黑格尔的影响极大:诸如...
評分读不明白这本书很正常,从书的题目开始已经翻译有误。有可能是应为京先生缺乏心理学的常识。我之所以这么气愤其实是应为我sb地买了两本,自己读不明白还送了一本给朋友。全世界都应该知道THE CONCEPT OF ANXIETY的意思是焦虑的概念·#¥%%*他花了好大力气在开头的时候说明什么...
看不下去。。。
评分今年最深切體會到的兩種情緒,一個是孤獨,一個是絕望。上一次感到絕望的時候有杜威,這一迴有基督教。感動於“惟其荒謬,所以信仰”的非理性的靈性。 緻死的疾病是絕望,能夠絕望和在絕望之中的反經驗吊詭,自身和他者建立起來的錯誤關係,是一種虛無的力量,模糊的假象,脆弱的靈魂,無法擺脫掉的關係,就是自我與自我的關係。自身關聯自身意願,自我完全依止。 最徹底的絕望是不願擺脫的絕望,是懇求不要來冒犯的絕望,因為冒犯是羞辱,而絕望還是以不被冒犯的形式受到煎熬。那麼存在的煎熬就變成瞭煎熬的存在。又是一次吊詭。 能夠去絕望纔是好的,正是因為生活如此絕望,我們纔會充滿希望。
评分緻死的疾病是絕望,絕望是罪。罪是一種主張而不是一種否定。不信者無罪又有罪,最大的罪就是罪的狀態。先有罪,而後信仰!
评分哲理的絕望
评分今年最深切體會到的兩種情緒,一個是孤獨,一個是絕望。上一次感到絕望的時候有杜威,這一迴有基督教。感動於“惟其荒謬,所以信仰”的非理性的靈性。 緻死的疾病是絕望,能夠絕望和在絕望之中的反經驗吊詭,自身和他者建立起來的錯誤關係,是一種虛無的力量,模糊的假象,脆弱的靈魂,無法擺脫掉的關係,就是自我與自我的關係。自身關聯自身意願,自我完全依止。 最徹底的絕望是不願擺脫的絕望,是懇求不要來冒犯的絕望,因為冒犯是羞辱,而絕望還是以不被冒犯的形式受到煎熬。那麼存在的煎熬就變成瞭煎熬的存在。又是一次吊詭。 能夠去絕望纔是好的,正是因為生活如此絕望,我們纔會充滿希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