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死的疾病

致死的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丹麦] 索伦·克尔凯郭尔
出品人:
页数:128
译者:张祥龙
出版时间:1997-9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819301
丛书系列:克尔凯郭尔文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克尔凯郭尔
  • 存在主义
  • 致死的疾病
  • 西方哲学
  • 神学
  • 宗教
  • 丹麦
  • 致死的疾病
  • 医学
  • 病理学
  • 健康
  • 生命
  • 疾病研究
  • 临床医学
  • 医学科普
  • 生死
  • 医学人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于1849年7月出版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在克尔凯郭尔以笔名发表的著作中,此书属于最晚出版的那一批,可以视为他思想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克尔凯郭尔本人十分看重它,认为此书与《基督教中的实践》都是“极有价值的”。而且,前者还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它使我能够在一个比我曾经梦想过的更宏大的范围内说明基督教;关键性的范畴在那里被直接地揭示出来。”

作者简介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Kierkegaard,1813—1855)19世纪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基督教思想家,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他的作品种类繁多,充满思辨和个性。他认为人生应该经历审美、伦理和宗教三个阶段。从《非此即彼》到《十八训导书》可以看到他的思想演进轨迹,而《致死的疾病》则是他思想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目录信息

目 录
总 序
中译本导言
前 言
导 言
第一部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
A.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甲 绝望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自我的疾病。因此
可以有三种形式:在绝望中并不意识到有自
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绝望);在绝望中不要
是自身;在绝望中要是自身。
乙 绝望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丙 绝望是“致死的疾病”
B.这种疾病(绝望)的普遍性
C.这种疾病(绝望)的形式
甲 以不涉及它有无意识、而只涉及综合[的自我]
的构成成分的方式来考虑的绝望
一、由有限与无限定义的绝望
1.无限的绝望是缺乏有限
2.有限的绝望是缺乏无限
二、由可能性―必然性定义的绝望
1.可能性的绝望是缺乏必然性
2.必然性的绝望是缺乏可能性
乙 由意识定义的绝望
一 无知于绝望的绝望;或对于有一个自
我和一个永恒自我的绝望着的无知
二 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
一个其中有某种永恒性的自我;于是
在绝望中不要成为它自身或者在绝望
中要成为它自身
1.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软弱的
绝望
(1)对于世俗的绝望或对于世
俗事物的绝望
(2)关于永恒的绝望或对其自
身的绝望
2.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违抗
(defiance)
第二部分 绝望是罪
A.绝望是罪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等级(取得资格的条件:
“面对上帝”)
附录:罪的定义包含了冒犯(offense)的
可能,对于冒犯的一般观察
第二章 苏格拉底对于罪的定义
第三章 罪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主张(position)
关于A部分的附录:这样的话 罪在
某种意义上不就成了极罕见的了吗?(道德
方面)
B.罪的持续
甲对于其罪产生绝望之罪
乙关于宽恕罪(冒犯)的绝望之罪
丙肯定性地抛弃基督教之罪,宣称基督教为
非真理之罪
注 释
重要词及人名的英中文对照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按语:《致死的疾病: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界说》(1849)或许可以算作存在主义的信仰告白,在此书中Soren Kierkegaard(1813-1855)以一种心理描述的方式解释了基督信仰是什么样的。此书让我惊讶的有两点:1.Kierkegaard行文上受黑格尔的影响极大:诸如...  

评分

永远忘记不了在阅读这本书时候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世界都空了,但是努力在这种空里滋生出一丝丝的希望。 我依稀记得自己还曾写过一篇小说,说我到了天堂的大门,守门的天使告诉我,只有有信仰的人才能进入。然后我到处寻找我的信仰,我走过大地、淌过大河、还在繁忙的城市里,一...  

评分

1.齐的致死的疾病:身体的死并非致死,真死乃精神的死。精神的死——即,绝望,不能/不愿成为自我的精神火湖。 2.“预设我”与“现实我”,以及二者关系。自我是一个什么概念?是后天由主体逐渐构建起的概念(即,“现实我”)? 还是一个先验性的,被预设的概念(即,“预设...  

评分

纪念那个克尔凯郭尔逝世一百五十四周年系列 =====================================================      《致死的疾病》中的两则寓言 --------------------------------------------------------------------------------------      丹麦思想者克尔凯郭尔,...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今年最深切体会到的两种情绪,一个是孤独,一个是绝望。上一次感到绝望的时候有杜威,这一回有基督教。感动于“惟其荒谬,所以信仰”的非理性的灵性。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能够绝望和在绝望之中的反经验吊诡,自身和他者建立起来的错误关系,是一种虚无的力量,模糊的假象,脆弱的灵魂,无法摆脱掉的关系,就是自我与自我的关系。自身关联自身意愿,自我完全依止。 最彻底的绝望是不愿摆脱的绝望,是恳求不要来冒犯的绝望,因为冒犯是羞辱,而绝望还是以不被冒犯的形式受到煎熬。那么存在的煎熬就变成了煎熬的存在。又是一次吊诡。 能够去绝望才是好的,正是因为生活如此绝望,我们才会充满希望。

评分

只要人还没有获得信仰,就处于这种或那种形式的绝望中,尽管他的生存境况可以从表面上显得很正常;换言之,绝望是对人类迄今所处的绝大多数生存形态的刻画。如果一个人最终意识到一切以现成性为前提的努力都毫无意义,并因而要完全彻底地依凭于那在自身关联中建立他自身的力量而成为他自身的话,他就会或才会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严格意义上的致死的疾病必须是这样一种疾病:它的终端是死亡,并且死亡是最终的结局。准确地说,这就是绝望的含义。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绝望导致死亡是不可能的,因为绝望的折磨恰恰是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所以这致死之病是既不能死,又没有生的希望。因此绝望就是连最后的希望,即死亡都没有。当死亡是最大的危险时,人希望生;但当人意识到更恐怖的危险时,他就希望死。

评分

在绝望中不要成为自身的人:渴望成为别人,软弱的、无意识的绝望;在绝望中要成为自身的人:拒绝永恒与救赎,违抗的、诗人意义的绝望。前者从未进入过宗教,而后者如陀翁笔下的无神论者,他们带着愤怒和痛苦把天堂的入场券还给了上帝。

评分

致死的疾病是绝望,绝望是罪。罪是一种主张而不是一种否定。不信者无罪又有罪,最大的罪就是罪的状态。先有罪,而后信仰!

评分

克尔凯郭尔是尼采说的那种以鹰隼之眼打量深渊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