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与逍遥

拯救与逍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小枫,1956年生,四川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总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荣誉研究员。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小枫
出品人:
页数:47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34.80 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55273
丛书系列:刘小枫集
图书标签:
  • 刘小枫 
  • 哲学 
  • 拯救与逍遥 
  • 宗教 
  • 文化 
  • 随笔 
  • 信仰 
  • 神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

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对话,其实质在于:从中国人的立场,讨论承担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的不同的价值和道路之可能。

作者从拯救与逍遥这两个维度向我们描述了:为人类提供巨大精神支持者——总是那些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的绝望者。而绝望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他真正地热爱生活。在无情的谎言世界里,也许只有绝望才是真实的。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作者选择了绝望。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于我而言,《拯救与逍遥》是一本精简的哲学史,专注于西方启蒙至今的种种思想,而不离“解脱”这一路标——这也是我读哲学书之目的所在。又因它时刻与东方精神互相观照,凡推理无不极致,凡论述非要透彻,读起来非常畅快。 然而同样的知识,同样的历史,影映入不同的人心中,...  

评分

在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那个年代,写信成为最普遍的交流方式,除了同学之间写信,还通过各种交友小报上的信息来找朋友。我就和一位邯郸的男孩通过信,还互寄照片。后来,觉得大家不在一个层次,总写些生活琐事实在无聊,就断了。那时有一位在扬州读书的同学常常来信,他的字写得...  

评分

我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读书报告”中基本上交代了自己与刘小枫先生的“学术因缘”。文字末尾有这么一截:至于(毕业)论文选题中的“意象”与“理想”,代表了我这么一个身处世纪转折点的八○后的学问态度。高中诗歌教学中给学生诠释“意象”常以“物象”为对照...  

评分

最近真的处于纠结的惶恐的状态,不仅仅是因为意识到人活着的虚空的状态,更是因为意识到人的局限,在自然面前,人到底算什么?脆弱不受保护地来,艰辛而又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思考或者愿意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物质充盈的世界...  

评分

在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那个年代,写信成为最普遍的交流方式,除了同学之间写信,还通过各种交友小报上的信息来找朋友。我就和一位邯郸的男孩通过信,还互寄照片。后来,觉得大家不在一个层次,总写些生活琐事实在无聊,就断了。那时有一位在扬州读书的同学常常来信,他的字写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个安利我不吃

评分

我愛劉小楓80年代的熱情。

评分

如今的刘小枫早已从“中西之争”转向了“古今之争”,其思想倾向较之当年已大有不同。《拯救与逍遥》确实是部奇书,个人认为书中提出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比之其解答更重要。

评分

如今的刘小枫早已从“中西之争”转向了“古今之争”,其思想倾向较之当年已大有不同。《拯救与逍遥》确实是部奇书,个人认为书中提出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比之其解答更重要。

评分

刘教皇啊,你丫文笔能再啰嗦点么!你丫敢么!你丫敢么!真不明白是谁脑子抽住说你文笔好,那人陈嘉映和李泽厚是不是都要去死啊!!你敢不敢早点登基啊,你丫不当基督徒会死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