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介绍并分析了福柯、鲍德里亚、哈贝马斯、利奥塔、德勒兹、杰姆逊等一批思想大师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是系统阐释后现代理论的极好读本.尤为可贵的是,他以相当的篇幅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间既对立又亲和的关系。
道格拉斯·凯尔纳
194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分校哲学教授。先后到德国、法国学习,1972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一直致力于将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各种文化现象的解释。主要著作有《卡尔·柯尔施:革命性的理论》、《激情与反叛:表现主义的遗产》、《批判理论与社会教程》、《媒体文化》等。
斯蒂文·贝斯特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哲学教授。发表了大量关于马克思、鲍德里亚、杰姆逊等理论文章,著有《后现代转变》等。
作为一本批判后现代的书,两位研究马克思的先生的批判手法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学者很喜欢用的套路,尤其是最后一章充满了辩证法的味道。 但是他们的辩证法又不流于庸俗,在理论的梳理上两位作者很善于寻找到各家之间的差异和连续,对于标榜碎片的后现代无疑是狠狠一击。...
评分 评分马克思的意义是什么?是给我们一个资本主义终结后的必然选项?还是给我们一个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追求? 至少可以回答的是:他给了我们对身处其中的现代世界以长久的批判力。 这批判力诞生了法兰克福学派,诞生了现代左翼政治运动,也在五月运动之后和非理性哲学私生下了后现代...
评分 评分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目录: 《后现代理论》导读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后现人理论探源 1.对后现代概念的考古 2.法国景况: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理论 (1)后结构主义批判 (2)后现代转向 3.批判理论与后现代挑战 第二章福柯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 1.后现代观点及对现代性的批...
非常精彩。難得的是作為一本學術書,作者文筆中毫無保留地表達其好惡之情,卻能夠讓眾讀者覺得這沒有什麼問題。比如後期波德里亞被噴得一文不值(作者甚至寫出「波德里亞當前的觀點非常膚淺,表現為....真令人作嘔」這樣的話來),讀過以後卻覺得分析的中肯有理(讀過不少波德里亞,雖不讚同作者鄙視的態度,但不得不說真都噴到點子上了)。說明作者出招看似淺顯,卻刀刀命中要害
评分后现代理论的概述与评述,入门级,起初接触的时候不觉那么好读,可在读了启蒙辩证法之后,才觉得这本书是如此好读,尽管实际上有很多需要再抠一抠的,但大致了解现代与后现代是很有收获的,尤其是作者以批判的视角看后现代,因而在读大师理论时也总有另一种声音,不至于卑微得对其完全膜拜,而在某一种理论迷宫里迷失掉自己的立场和判断,尽管自己可能没有成形的立场和判断,因而时时刻刻的另一种声音是有益的,至少能让立场游移的初学者意识到其中差异。很佩服美国人写综述和方法类的东西,很清楚,能看明白。作者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不免令人感觉中庸,的确不如激进后现代能够激起强烈的情感,也并没有能够提出解决之道。悲观主义不行,乐观主义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答曰,各取所长,而避其短,并没有力量引导人走出无意义的虚无。
评分谈福柯的部分很好。为什么不谈戴维哈维?
评分全程高能
评分除了后面有点循环论证略显啰嗦之外, 此书是批判性地理解后现代理论的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