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有關日本美學思想著作的閤集,收錄瞭岡倉天心的《茶之書》與九鬼周造的《粹的構造》。《茶之書》是岡倉嚮西方宣揚日本文化和美學的著名作品,以優雅的英文,考察茶之種種,如曆史、流派、茶室、插花等等,藉此闡述自己對東洋美學之理念與思索。《粹的構造》是研究日本美學不可不讀的名作,亦是最早使用西方理論建構亞洲文化特質的理論作品。“粹”是日本特有的名詞,作者從詞源、內涵、外延等方麵考察瞭“粹”的含義,藉用鬍塞爾的現象學闡釋日本特有的文化習俗,構建起獨特的國傢美學認同。
岡倉天心,本名覺三,1863年齣生於橫濱。是明治時期活躍的美術傢、美術史傢和美術評論傢。他於1880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1890年起擔任東京美術學校校長,1904年來到波士頓美術館的中國·日本美術部工作,為收集美術品,奔波於日美之間。1910年,岡倉成為波士頓美術館中國·日本美術部部長。1913年去世。
九鬼周造,1888年齣生於一個公卿世傢。東京帝國大學哲學係畢業後,往歐陸留學,曾師從海德格爾。歸國之後曾在仙颱的東北帝國大學任教,後任京都大學哲學係教授,為日本著名哲學學者,“京都學派”成員之一。1941年去世。
我喜欢上茶,细细想来有六年了。两千多个日子里,每一天的工作都在茶的香气和氤氲中开始。 吃过早饭,收拾妥当。烧一壶滚烫的开水,清洗茶器。用流水将茶盏、茶海、茶碗一一洗过,放入茶盘。沸腾的水已经“呲呲”作响,《茶书》形容水沸声,如云瀑呜咽、狂浪拍岸,或者雨过竹海...
評分在中国,古时讲开门七件事里,茶占了最末一位,再结合前六者“柴米油盐酱醋”,都是平平常常、生活的况味。可见当初茶之一物,没有一点登堂入室、超凡入圣的迹象。无怪乎红楼里妙玉称其为一碗解渴的浊物罢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本来的喝茶,就只是单纯的喝茶,并无诸...
評分茶,成为一种道,便不仅仅是满足口舌之欲的饮料。书中说,人应该将生活当成艺术来完成,茶道即是一种生活艺术,是一系列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中集合了园林、建筑、绘画、插花、雕塑等有形之美和声音、气味、动作、姿态等无形之美。茶道是一门复杂而古老的行为艺术,亘古以来只为...
評分从陆羽的《茶经》开始,喝茶这事儿,就不仅仅是某种饮料的摄取,而是上升到精神境界,蕴含着简约、质朴的哲学。饮茶之道,传到日本,发展成了和静清寂的茶道文化。100年前,冈仓天心用英文写作的《茶之书》,就是向西方读者热情推介东方茶道的著名作品,被称作“东方文化的答辩...
評分又逢雨季。整个中国都湿漉漉的,从缠绵不去的阴霾回到家中,如果有那么一壶清茶可以拿来小口小口地啜饮驱走潮气,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其实无论风雪阴雨种种变幻,能够在安静处煮水饮茶,品茗时喑然不语思忖些内心事,或者压根不存旁支念想大脑放空一片空白……我在读《茶之...
早年留學德國,師事用現象學的手法展開存在論的海德格爾,也曾在法國跟年輕的薩特學習哲學,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特性歸納為一個“粹”字,藉用西方現象學的方法,從詞源、內涵、外延各個方嚮重磅齣擊,織成瞭一張鋪天蓋地的大網,從平行綫到婚外戀無所不包,構建齣一種獨一無二的“國傢美學認同”。 其實這個詞,原是九鬼從江戶時代的煙花巷提取齣來的美。九鬼眼中的“日本性”,更多的是“江戶性”:西方的“黑船來襲”前,幕府的基地在江戶,而江戶人的主體是商人。他們憑海而住,賃屋而居,深知水火無情,世事無常,雖終日行稻糧謀,卻以不積隔夜財為榮。雖在風流浪蕩中,卻有情有義。如井原西鶴寫世情小說《日本永代藏》,錶麵鼓勵世人努力鑽營,其實念念不忘“盛者必衰”之理。20世紀初的九鬼,仍然深深緬懷著過去江戶子的浪蕩精神。
评分上一本的延伸讀物^p^~
评分岡倉的文藝腔真行呀……講起來,「粹」好像就是綠茶婊的最高境界對吧,應該叫做龍井婊?
评分茶道是對塵世瑣事中隱藏之美的崇拜
评分"粹"看得好纍,茶之書還想多看幾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