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日本大众选出的“今年的汉字”竟然是“伪”。
“今年的汉字”虽说是民间团体举办的半游戏式活动,但多数人共同选出来的一个汉字,每年都相当巧妙地表现出那一年的整体社会风气来。
也难怪,这一年的日本社会确实发生了太多“伪装”、“伪作”、“伪造”案件:从挂着牛肉的牌子卖了猪肉、羊肉、兔子肉的肉商起,篡改消费期限的巧克力商(北海道名产“白色恋人”)、和果子店(伊势特产“赤福”)、快餐餐厅(日本麦当劳),以及蒙混原料产地的老字号和食店(船场吉兆),直到厚颜无耻重复撒谎的官僚、政客为止,“伪”的一族席卷了日本群岛。
12月12日,日本的“汉字节”。当在北风呼啸的露天舞台上,穿着紫色法衣的京都名刹清水寺住持大笔一挥写出“伪”字之际,日本老百姓的感受好比是被老天看见了自己的愚行,大家不约而同地缩缩脖子……
新井一二三,日本东京人。
她用中文创作,写时差一小时的日本种种。
写土生土长的东京家乡,写一切可爱的日本人。
她用母语日文创作,写对中文着迷,好象谈恋爱。
写中文生活的魅力无穷。
她开始中文教学,要把对中文的热情,继续发扬起来。
她和先生都是专职创作者,一人写鬼怪小说,一人写散文。
虽然书名叫做伪东京,但是还是比较客观的描述了东京乃至日本的社会现象。(我没去过霓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看这本书之前无法压抑自己想一个人去东京旅行的冲动,看完夜行巴士危险事件觉得独自旅行这事还是要慎重。之前很多独自旅行的姑娘都极力推荐东京到大阪的夜行巴士...
评分上译出的新井一二三的文集,前两本是有关旅行,有关东京风土人情介绍的,本来以为这一本也应该差不多,隔了很久借回来,发现不完全一样,虽然书中也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更多的社会问题显然更能吸引眼球,让我这种读惯了闲情逸致小文章的读者眼前一亮。 非常像新闻评论,...
评分许多描述日本的外国作家,甚至部分日本本土作家,都倾向于将日本人描绘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对其他民族的描述中,我们很少看到这么一个统一的现象。 这让我想到有一天录制节目前,中文比我还标准的美国人主持黄伟忽然向另一个嘉宾感慨,你有没有觉得,去的国家越多,...
评分着迷于新井一二三的朴素文字里的真挚,阅读她的书,便成为我望向世事的一扇独特的窗。透过这扇窗子,看见一个日本同代女性眼睛里的世界、中国,还有这本《伪东京》里的东京。 《伪东京》的题目源自2007年日本民间团体举办的半游戏式活动,当年,大众选出的“今年的汉字”竟...
评分读新井一二三的书,处处会对照日本和中国。可以看到,许多新井一二三笔下在日本发生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经济问题,在国内也一样上演。有些问题,两国的老百姓已经意识到,引发了思考,有些问题,我们还没注意到。但很快就会到来。 两处小错误, P121,《挺着大肚子流浪的“...
名字起得人遐想联翩(倘使作为小说 则起到读完标题三字就忍不住想开卷的效果)实际内容却是作者针对日本时事要闻进行的专栏点评 或许是持续一年 人在东京 又正好以“伪”字作为那年的年度汉字 便灵机一动取了这个书名 内容每篇都很短小 按“知日”标准看 是可以轻轻松松了解到日本的方方面面了 但就深刻程度而言 却实在谈不上 毕竟是以轻松有趣为己任的专栏文章 读完只加深了“过去的日本将是未来中国”的预感 话题人物的几位女性 而今也已完全沉寂 作者说自己是富国穷民 照后几本看来倒也不尽然 想来想去 值得一提的反而是最后的酪梨寿司对谈 生活在东京的台湾女人 说话有些咄咄逼人 台腔明显 却后继乏力 相反是稳重的新井 在文学创作的马拉松当中 持续走到了现在
评分3.5
评分前几年买了之后最早最快读完的一本,因为开本的合理设计在上下班路上就搞定了。文章短小,多是谈论对东京现状的一些看法——专栏集结成册。虽然是十年前但是这些现象也出现在现今的中国城市,只是新井的见解跟李开复之流一样有局限性,大抵是这山看着那山好而已。每个国家都有类似的社会问题,所有的现象看新闻都太片面,但大家追求更高文明的诉求是一样的,愿这个人间越来越好
评分是本有意思的书
评分有些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就比较凑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