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
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本书昭示,一旦突破了寻求“内部”规律的“去政治化”窠臼,传播研究将释放出理解当代世界与中国问题的巨大潜力。在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既剖析了媒介景观背后的权力结构.也挑战了当下传播研究的典型知识症侯。
赵月枝,1965年出生于浙江省缙云县,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考取公费留学资格,1996年获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
1997年至2000年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传播系助理教授。2000年至今在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传播学院任教,现为该学院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全球媒体监测与分析实验室主任。2009年受聘中国传媒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首先,我必须为自己在政治经济方面知识储备的薄弱而感到惭愧,有人说读一本专业学术书,要有至少三本相关的书作为铺垫,无奈时间仓促,只读了这本《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提起这本书时,我可以谈论些什么呢?也许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至少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
评分 评分 评分是读后总结,不是读后感想。由于该书涉及内容较多、自身专业基础薄弱,故初读该书时并不十分轻松,更谈不上有何读后感想了。只是想通过互联网查阅及重翻书籍,尝试进行内容总结,加深对本书的熟悉及理解,因此以下内容可能会在网上及书中看到类似甚至相同的内容。因不是以商业...
评分是读后总结,不是读后感想。由于该书涉及内容较多、自身专业基础薄弱,故初读该书时并不十分轻松,更谈不上有何读后感想了。只是想通过互联网查阅及重翻书籍,尝试进行内容总结,加深对本书的熟悉及理解,因此以下内容可能会在网上及书中看到类似甚至相同的内容。因不是以商业...
赵月枝算是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中做得好的,但仍不改这一路数空泛的缺点。
评分赵月枝算是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中做得好的,但仍不改这一路数空泛的缺点。
评分越来越喜欢新左派学者的研究与思考了
评分算左⋯⋯
评分本书的最大价值不仅仅是赵月枝提供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野,而是其对中国现状的关注。在研究上,赵同其他一些批判学者,呼吁“去媒体中心论”、去“西方化”,打破被前人建构得如此多的各种二元论,从结构的历史、技术的历史回归到人的历史中,加大对农民,这个对中国现代化牺牲的最大的群体的研究中去,让人重新发现权力、资本极力隐藏的不平等,是如何合法化的,让人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