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國”的通俗錶徵與主體建構

“革命中國”的通俗錶徵與主體建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姚丹
出品人:
頁數:279
译者:
出版時間:2011-6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88668
叢書系列: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革命中國
  • 當代文學
  • 姚丹
  • 文學理論
  • 文學史
  • 政治學
  • 現當代研究
  • 毛澤東
  • 中國革命
  • 革命敘事
  • 主體性
  • 文化錶徵
  • 曆史文化
  • 政治文化
  • 現代中國
  • 社會思潮
  • 意識形態
  • 文學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革命中國"的通俗錶徵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ISBN:9787301188668,作者:姚丹 著

著者簡介

姚丹,女,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副教授。曾講授過“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紅色經典構造進程考察”等課程。著有《西南聯大曆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一書,並在《現代中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雜誌報紙發錶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導言
一、“革命中國”的文學(文化)實踐
二、通俗·錶徵
第一章 將“記憶”改寫為“曆史”——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寫作
第一節 “真實”與“虛構”
第二節 “農軍”作者的文化準備與“新人”想象
第二章 編輯齊力型塑“民族風格”——新中國文化領導權的一個側麵
第一節 “農軍”能否思考“入學”問題
第二節 著力壓抑歐化追求
第三節 “文字清潔工”和“思想把關”
第三章 批評的權力
第一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規審視下的“新英雄”
第二節 批評的效果:編輯對權威批評的服從
第三節 被引導和被構造的“讀者”
第四章 革命敘事的“民族化”、“文人化”詮釋——話劇《智取威虎山》劇情模式的確立
第一節 話劇的總體設計
第二節 “民族化”的探索
第三節 “文人化”的無産階級舞颱形象
第五章 1950—1960年代初的改編
第一節 大躍進中的改編熱
第二節 “俠”風還是“匪”氣——電影《林海雪原》的改編
第六章 革命樣闆戲《智取威虎山》——創造“無産階級文學(文化)”的另一種實踐方式
第一節 江青與樣闆戲《智取威虎山》的藝術追求
第二節 曖昧多樣的樣闆戲接受史
第三節 樣闆戲的意識內涵
第七章 曆史與商業的“雙刃劍”——電視劇《林海雪原》及其他
第一節 電視連續劇《林海雪原》
第二節 紀實小說《英雄楊子榮》
結語:“仇必仇到底”?
附錄一 小說《林海雪原》部分原稿及修改實錄
附錄二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所藏部分檔案摘錄
附錄三 八一電影製片廠所藏《林海雪原》部分檔案摘錄
附錄四 麯波訪談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還可以

评分

姚丹老師的這本書,對《林海雪原》文本的生産、影視話劇的改編的議論多有精當之處,隻是結語簡略,不太夠勁兒。

评分

還可以

评分

沒想到姚丹老師的這篇博論還是錢老師指導的,而“西南聯大研究”竟然隻是碩士論文……她所研究的《林海雪原》小說原著及衍生文本的流變倒是很能體現北大中文係現當代文學專業的趣味和取嚮,雖然作為博論的氣象有些拘謹,卻也還是比較到位地完成瞭她的這項學術工作。有點可惜的是進入文本之前的鋪墊展開得不夠深入、透徹。個人感覺她如果不轉嚮,留在“西南聯大”乃至將研究對象擴展到整個大後方校園文學之上,或許效果會更好?

评分

鳴謝:黃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