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

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江蘇人民齣版社
作者:李裏峰
出品人:
頁數:292
译者:
出版時間:2011-4-1
價格:2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4068262
叢書系列:現代國傢成長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中共黨史
  • 中國近代史
  • 鄉村社會
  • 曆史
  • 李裏峰
  • 政治學
  • 黨史
  • 革命
  • 革命政黨
  • 鄉村社會
  • 中國農村
  • 基層治理
  • 社會變遷
  • 曆史研究
  • 政治社會學
  • 農民運動
  • 土地改革
  • 鄉村建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研究》內容簡介:和以往中共黨史、中共組織史研究側重製度條文而忽略實際運作的情形不同,《革命政黨與鄉村社會: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研究》另闢蹊徑,將關注重點從製度層麵轉嚮瞭實踐層麵、運作層麵。作者以山東抗日根據地為中心,以各級黨內文件為基本資料,綜閤運用曆史學、政治學、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側重探討與黨組織相關的各種實踐問題,將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活生生地展示齣來,令人信服地揭示瞭共産黨與鄉村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全書凡六章,分彆對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黨員群體、乾部群體、組織結構、黨員教育、組織紀律、黨政關係作瞭深入探討。書中關於黨員群體和乾部群體的社會構成、新黨員的吸納機製、乾部類型及其相互關係、基層組織的狀況和效能、組織紀律的製定與實施等問題的論述,都頗具新意和深度,予人啓油。

著者簡介

李裏峰,男,1976年生。曆史學博士。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已齣版《中國考試通史(民國捲)》(副主編)等專著,《喚醒中國》(閤譯)、《政治哲學與幸福根基》、《曆史之源》等譯著,並在《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江蘇社會科學》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30餘篇。

圖書目錄

導言
一、學術史迴顧
二、思路、方法和資料
三、山東黨組織發展概況
第一章 黨員群體分析
一、階級身份與政治錶現
二、組織規模的發展變化
三、黨員群體的社會構成
四、新黨員的吸納機製
第二章 乾部群體分析
一、乾部配置和乾部人數
二、乾部群體的社會構成
三、乾部群體的類型分析
第三章 組織結構及其效能
一、乾部的任用與流動
二、組織係統和上下級關係
三、基層組織的形態與效能
第四章 黨內的政治社會化
一、黨員教育的內容、方式和成效
二、乾部教育和訓練
第五章 組織紀律及其執行
一、組織紀律的基本原則
二、紀律執行的實際情形
三、整風審乾及紀律執行中的偏差
第六章 黨政關係及其實踐
一、日常工作中的領導關係
二、“三三製”及其實際運作情形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抗戰時期山東黨組織序列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以詳實的史料,“呈現”而非“研究”瞭抗戰時期中國共産黨的組織形態,進而揭示瞭根據地在黨員質量、組織架構以及組織紀律等各方麵均與意識形態宣傳有相當距離。然而即便如此,中共最終仍在底層建設方麵完勝國民黨,原因究竟何在?作者在書中往往一引王奇生,一句“國民黨更爛”瞭之,總覺差幾分意思。

评分

印象中寫的挺好的,具體內容記不清瞭

评分

1.農民—廣大的階級基礎 2.基層組織 3.嚴格的紀律。基本上按照王奇生的框架來

评分

基本是王奇生大革命時期粵滬共黨組織實況研究的抗戰時期山東農村版,非屬沿襲成說,更見普遍情形。基層檔案梳理紮實,數據繁多,不乏段子。行文樸實,精彩程度遜於其成書後發錶的多篇論文。尚屬其理論視角未拓展階段。地方檔案館的相關文件這樣被玩下去,就怪不得慢慢看不成瞭

评分

以山東一地抗戰時期黨的組織形態入手,著眼點在黨組織的實踐和運作,重點在基層組織,黨深刻的改變瞭鄉村社會,也同時被鄉村社會滲透和改變,麵對各種兩難睏境,黨采取瞭行動,在客觀規律的限製下,有好的收效,也有産生負麵的弊端,當然,這是對應土鱉自己的高標準,比起國黨自然勝過百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