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痛苦

不平等的痛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作者:(英)理查德·威尔金森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安鹏
出版时间:2010-11
价格:3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1194223
丛书系列:新华社会管理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政治学
  • 平等
  • 英国
  • 理查德·威尔金森
  • 社会
  • 皮克特
  • 2010
  • 不平等
  • 痛苦
  • 社会正义
  • 贫困
  • 阶级分化
  • 心理创伤
  • 社会不公
  • 经济差距
  • 人性关怀
  • 批判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平等的痛苦:收入差距如何导致社会问题》内容简介:为什么英国人比日本人更不信任别人?为什么美国少女的怀孕率高于法国?为什么美国新奥尔良市在卡特里纳飓风过后会发生严重的骚乱?什么使得瑞典人比澳大利亚人瘦?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不平等!基于30年研究的这部著作,在对比了世界上最富裕的23个国家和美国50个州在人们相互信任、寿命预期、青少年怀孕、精神疾病、犯罪率、社会流动性、教育等方面的大量数据后,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不平等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那些最健康最快乐的社会有一个共同点:社会成员之间较为平等。

社会不平等影响到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一项在欧洲的调查发现,平等程度最高的瑞典有66%的人觉得他们可以信任别人,而平等程度低的葡萄牙只有10%的人认为可以信任别人。.严重的不平等状况和较高的暴力犯罪率之间存在清晰的关联。凶杀和攻击事件与收入不平等状况联系最为紧密,抢劫和强奸次之。

较平等的社会人们更健康。美国人均寿命与瑞典差3年,葡萄牙和日本的人均寿命差5年。

在较不平等的社会中,穷人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社会地位更加困难。社会迁移性低,社会结构更为呆板。

作者由此指出,在物质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对人类生活质量、幸福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的贡献越来越小的时候,降低社会不平等程度是改善社会环境,从而真正提高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

作者简介

理查德·威尔金森,领导了关于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作用的国际研究,成果卓著。他在接受流行病学的训练之前在伦敦经济学院研究经济史。他现在是诺丁汉大学医学院的退休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的荣誉教授以及约克大学的客座教授。

凯特·皮克特是约克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项目基金科学家。他曾在剑桥大学研究人类体质学,在康奈尔大学研究营养科学以及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流行病学。

目录信息

前言关于图的说明第一部分 物质层面取得成功,社会层面遭遇失败 第一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二章 是贫困还是不平等? 第三章 不平等如何深入社会第二部分 不平等的代价 第四章 社区生活和社会关系 第五章 精神健康和药品的使用 第六章 身体健康与寿命预期 第七章 肥胖:收入差距越大,腰围越宽 第八章 教育表现 第九章 青少年怀孕:贫困的循环 第十章 暴力:为了赢得尊重 第十一章 监禁与惩罚 第十二章 社会迁移:不平等的机会第三部分 一个更好的社会 第十三章 运转不灵的社会 第十四章 我们的社会遗产 第十五章 平等与可持续性 第十六章 建设未来附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根据一般人的直觉,平等是一件好事情。这么想很可能是对的,而且现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理论支撑:两位英国研究员理查德·威尔金森和凯特·皮克特发表了一份广受瞩目的社会学报告《公平之怒》(Spirit Level: Why Equality is Better for Everyone),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做了...  

评分

评分

一句话总结:患贫更患不均,即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图表很多,语言部分还能精炼点。看完这本书,其中作者说日本人多自谦,是社会公平的结果;美国人爱自夸,是社会不公的结果。怎么说呢,撇开历史和文化谈国民性格,这个有点扯。以上是第一天看到第100页的感触。 第二天...  

评分

根据一般人的直觉,平等是一件好事情。这么想很可能是对的,而且现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理论支撑:两位英国研究员理查德·威尔金森和凯特·皮克特发表了一份广受瞩目的社会学报告《公平之怒》(Spirit Level: Why Equality is Better for Everyone),在广泛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做了...  

评分

一 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常常会被人误解,他们得出的一些结论在很多人看来是显而易见的正确或是显而易见的错误。 但是,这些“显而易见”的看法,常常是一种无理由的偏见,甚至是疯狂的偏执。所以当茅于轼、张维迎、吴敬琏、蔡继明等学者受到一部分人的断章取义,妄...  

用户评价

评分

全中,假期再读第二遍!

评分

男女不平等、肥胖比率、未婚妈妈、精神疾病、生命长短等等这些问题在这本书里都被有点过于简单的归结在了“社会收入不平等”这个主要原因上,个人觉得不平等确实是一个原因,但未必是主要原因。虽然用了大量的图表试图表明这是一本严谨的类似科学研究的书,但数据收集、研究手法等不太严谨。教育和社会迁徙这两部分看的人触目惊心。仔细想想,民国、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确实是人人收入大致相同的计划经济时期更容易完成社会各层之间的迁徙。在贫富差距极大的现在,草根的逆袭几乎就是梦一场。这书只是提供了比较好玩的思想和另一种看问题的视角,浏览即可,每一章节写作逻辑几乎都一样,很快速就可以翻完。

评分

貌似看过这本书?翻到笔记发现摘抄了很多有趣的话?

评分

里面长句子太多了

评分

没有逻辑分析的数据和没有数据的逻辑分析一样无法让人信服。结尾的建议值得考虑,但也仅仅是一个建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