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新江,1960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西域史、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研究,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于阗史丛考(增订本)》(合著)、《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及有关敦煌吐鲁番学、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论文多篇;主编《唐研究》(1-16卷)、《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合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合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合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向达先生敦煌遗墨》等。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本书系统讲述了史料的收集整理、当今中外研究成果的查阅、常见论文的写作、论文的翻译,此点难能可贵。但是作者在书中明显局限于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举实例大多属于唐史或敦煌学研究,其它方向相关史料和学术刊物的列举明显力不从心,该书称“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有夸大...
评分 评分最开始是读了孙英刚的《神文时代》,然后才读到荣新江老师的这本书,荣老师是孙英刚的硕导,而立之年就是北大历史研究方面独当一面的台柱,不过其研究方向在敦煌粟特等方向,所以这本书也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著作。 全书体例鲜明,从阅读目录,到帛书竹简甲骨文等材料的使用,...
评分 评分何莫由斯道 ——评荣新江《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姚永辉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7月20日 09 版) 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发生了许多重要改变:随着研究领域重心的转移与研究方法的推陈出新,更多过去未受到研究者注意的资料进入视野,学界对“何为可用资料”有了新的认...
题目列的太大了些,建立学科标准,非旦夕之功,此书只能算“学术工人培训手册”吧。列的中古史料看得我一脸懵逼,对我来说此书大概从第十讲开始才算有用。书评和札记一章金针度人,十、十一章讲论文写作当然都是经验之谈,不过我向来对论文写作的必要性抱有怀疑,因此看到一大本培训手册实无好感。
评分荣先生这部书是讲义性质,每节课一个主题,对于资料收集、研究和论文写作格式都逐一点到了。由于荣先生是中古史研究名家,故文章所选取素材多以中古和唐研究为例。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评分這本書有著諸多有益的治學經驗與方法,每一個有志於文史研究的都應該常備一本,時時查閱,以免犯錯。
评分改成唐史入门就可以给五星了
评分看完这书挺生气,生气自己看晚了,尤其最后部分,不然不至于这两年帮大家改注释改文献改到眼快瞎,这书社科编辑都该人手一册,国内的研究生教育着实堪忧,硕士毕业也难保这些成为常识做事有敬畏之心,事到如今只能感谢导师要求严格,从“的地得”开始耐心校正,求学路上但凡有前辈略作提点都会感激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