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奠基期,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在中国历史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受到历代的推崇,直至今日。对于西周时期的历史文化发展,是有志于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所当知晓的。由于西周时期存世文献不多,且大多经过后世的编选和修订,因此对西周历史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综合性的研究也不是很多。杨宽先生的《西周史》记述了西周时期二百八十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对西周历史较全面的研究,也是20世纪这一领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中的许多研究思路、方法、结论,到今天仍具有不可磨灭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于西周以礼制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详细梳理,得到举世关注。从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中华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对今天我们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周时代是指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叶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建都于镐,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被杀和周平王迁都洛邑,前后约二百八十年的这一段时间。西周是继夏、商二代建立的王朝,西周的政治文化在两代的基础上有了光辉灿烂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即为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对西周的历史的通贯介绍,是了解和研究西周时期历史的较重要的著作。
本书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历时四十余年。全书共分七编,分别讨论了西周的开国,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西周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以及西周王朝的衰亡与东迁。全书资料丰富,将金石铭文与文献记载互证,考辨精密,结论详实可靠,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童书业先生言,杨宽考证入微,却轻易下结论。我是这样理解的,杨宽轻易下结论,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拥有非凡的观察力和全方位的学识。近现出土的随字、随器、随大司马等字样,似已经被考古正史,随和曾是同一国家。我拿着杨宽先生对曾随两国的认识和历史系硕士辩论,两个小时...
评分 评分杨宽先生这本书,是根据他自己先前《古史新探》的基础上再加工修成。因而书中讲礼制名物考证特详,都是那本论文集已有的东西,其余便另无所取。 吾师也云:从杨宽,到许倬云,再到李峰,学术进步的阶梯,昭然若揭。杨先生汲汲名物考证,厥功甚伟。入门则可,但很难再有多少继续...
评分著名天才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提及历史著作时曾提到过一个词,叫做“动的历史的繁杂”。在我看来,这种“动的历史的繁杂”是历史各个时期不断发生、发展的演变。而后世人则把演变中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梳理出来,整理成为史学。 中国人身上的现世主义哲学精神造就了宗教在中国的无...
评分中国人当官的动机是什么?偶阅杨宽《西周史》,从中国浓厚的宗法思想迷雾中看到了一点答案。 在宗法制度中,宗族之长(宗子)有庇护宗族成员之责。宗子的得失,关系着整个宗族的兴亡。宗子一旦得罪,常常整个宗族都要被驱逐或灭亡。 《左传·襄公三十年》:“守其官职,保族...
經典中的經典,很早以前是讀過的,當時的感覺已經不記得了。唯獨每次看這本,都深感學無止境。
评分扎实,详尽。
评分纵然一些观点已被推翻,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西周断代史著作。
评分全面详实,欲究西周史,不可绕过的一部大家巨著!近人写这段断代史,或专注于文物研究,十分枯燥乏味;或只记一二史事,流于粗疏,没有对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金文与史书的互补研究法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在金文上下苦功,偏信史书一面之词,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编第三章,春秋时就流传下的太伯、仲雍奔逃到吴的传说,经杨老的分析,二人只是逃到了据岐不远的北方的虞,古时“虞”“吴”为一字分化。第四编第二章,杨老认为周公摄政只有五年,《史记》所说周公行政七年都是由于《洛诰》所引起的误会。第五编第二章,杨老反驳了李学勤等人对曾、随实为一国两名的见解,他用事例证明曾国在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的领土都较大,而且直到战国初期也拥有独立的经济力量,不可能和沦为楚国附庸的随国混为一谈。高见迭出,一代学人的治学精神令人钦佩!
评分最新版本,买了重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