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性與德意誌文化

中國現代性與德意誌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單世聯
出品人:
頁數:全3册
译者:
出版時間:2011-3-1
價格:1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971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德國
  • 思想史
  • 文化
  • 單世聯
  • 中國現代性與德意誌文化
  • 中國研究
  • 曆史
  • 中國
  • 中國現代性
  • 德意誌文化
  • 思想史
  • 文化比較
  • 現代性理論
  • 德國哲學
  • 文化認同
  • 啓濛思想
  • 現代化進程
  • 跨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單世聯編著的《中國現代性與德意誌文化》規模宏大,體係完整,共分上中下三篇二十三章,字數近百萬。全書主要圍繞文化、政治等領域對近現代以來中德兩國的國傢、民族發展曆程及中國對德國思想文化、政治理論的藉鑒與融閤等問題進行瞭嚴肅而深入的迴顧、思考與探討。在迴顧19、20世紀德意誌在政治、文化等領域的發展和成就的同時,更為真實、全麵地展示?近現代中國在國傢、民族發展道路上的麯摺探索和艱辛付齣。

著者簡介

單世聯,1962年齣生於江蘇邗江(屬揚州市),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長期從事美學、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現代思想研究和文化批評。先後任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兼職教授和特約研究員,2006—2007為英國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訪問學人。1985年以來,發錶學術思想論文和社會文化評論400多篇作。

圖書目錄

英文目錄
德文目錄
導論
1.德意誌曆史的綫索之一:反西方
2.德意誌文化的特徵之一:反啓濛
3.“特殊道路”的悲劇性
4.現代中國的德國論說
上篇 道路選擇
引論
一、中國與德國:康有為的觀感
1.以“地形”論“政魂”:兩種“新世界”
2.由德國而英國:兩種“君主立憲”
3.文明與“武明”:兩種文明觀
二、國傢與個人:梁啓超的猶豫
1.19世紀與20世紀
2.盧梭、伯倫知理與梁啓超1903年前後的國傢論述
3.“美遊心影”、日本與德國
4.成也“國傢”,敗也“國傢”
三、中國法西斯主義思潮的辨析
1.法西斯的魔?
2.政治人的策略
3.“力行社”的模仿
4.知識人的無奈
四、“西方的沒落”與中國的選擇
1.“我們應該怎麼辦”
2.整體的渴望:多元與一元
3.崇“戰”尚“力”:召喚“戰國文化”
4.文化建國:以國傢權威限製個人權利
5.世紀末的迴響
五、?越“卡夫丁峽榖”的麯摺:中國社會主義的主題
1.作為“新西方”的社會主義
2.“性急”的發展.
3.“自由”的想象
4.改革尚未完成
六、“中間道路”的左、中、右:張君勱對社會民主的求索
1.革命與憲政:在德國與俄國之間
2.自由與公道:在英美與德俄之間
3.哲學與政治:在康德與黑格爾之間
4.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
七、“韋伯命題”與中國資本主義問題
1.分析中國現代:韋伯作為不在場的存在
2.工業東亞興起之後:反證還是超越韋伯?
3.迴到中國自身:韋伯方法的解釋力
4.以明代海外貿易為例:韋伯命題的有效性
5.申論
中篇 革命論述
引論
八、作為革命?革命論說方式的普遍特殊
1.兩種現代敘事:中國在“普遍曆史”之外
2.從進化“公理”轉嚮文化特殊:中國不應照搬西式革命
3.在文化特殊中求曆史“理法”:中國應當實行社會主義
九、革命理論與曆史理論
1.分析社會:生産力與生産關係
2.重建古史:國情論與規律論
3.動員革命:生産關係與階級鬥爭
十、改?世界與改造世界觀
1.唯物辯證法是什麼?
2.辯證法的啓濛
3.世界觀的“再啓濛”
4.啓濛的辯證法
十一、文化政治與政治工具
1.“我們來瞭”:革命與新文藝
2.模仿蘇俄:無産階級的“五四”
3.重心轉移:農民化與工具化
4.組織感情:建構新的政治主體
5.民間形式:被藉用的和被改造的
6.嚴重衝突:紀律與自由
7.“無産階級”的凸顯與淡齣
十二、從自由主義到馬剋思主義:以硃光潛為例
1.全麵批判:為什麼是硃光潛?
2.底綫防守:從政治到思想到學術
3.拯救主觀:舊觀點與新說明
4.人道主義:被弘揚的和被異化的
十三、文化轉型中的青年馬剋思
1.人道主義的感召
2.人的神化、異化與改革
3.“人道主義討論”之後
十四、從章太炎到顧準的反黑格爾論
1.以多元論反進步論
2.規律論的學術與政治
3.以主體性補充必然性
4.目的論的光芒與失敗
十五,“後文革”的思想動嚮
1.發展理論:迴到科學馬剋思主義
2.“吃飯哲學”:對伯恩斯坦的再認識
3.“一分為三”:“鬥爭哲學”之後的辯證法
下篇 人文規劃
引論
十六、轉化康德的三種努力
1.從“先驗認識論”到“多元認識論”
2.從自律道德到“以良知說本性”
3.從審美獨立到“以美育代宗教”黜
十七.美學的主題及問題
1.此康德與彼康德
2.審美是否獨立?
3.崇高與悲劇之間
4.藝術不隻是審美
5.批判、“模仿”與未盡之義
十八、尋求知識與道德的平衡
1.“可信”與“可愛”的矛盾
2.科學與反“科學主義”的人生觀
3.文化解決與政治解決
十九、“心學”的新‘理”論:?麟的貢獻
1.黑格爾、“體用閤一”與文化普遍主義
2.“心即理”與心學的理性化
3.“後啓濛”與“新心學”
二十、依儒傢與超康德:牟宗三的立場與方法
1.從“非存在”到“存在”
2.“順著”康德迴到儒傢
3.“智的直覺”是否可能?
二十一、人文世界的建立與黑格爾模式:唐君毅的開拓
1.中德理想主義的根本結構
2.由“道德自我”而文化意識
3.哲學的目標在成教?
二十二、一個“人”的光輝:我們的歌德
1.作為方法和解釋的類比:歌德是中國人?
2.從維特到浮士德:生命本身價值的最大肯定
3.“老歌德”的寂寞:政治不是命運
二十三、在現代性與反現代性之間:尼采的三副麵孔
1.日神:美學理論的古典性
2.“偶像破壞者”:價值重估的現代性
3.“超人”:作為文化改造的一種方案
結語:德國的經驗與中國的選擇
1.歌德的智慧:文化的普遍與特殊
2.盧卡奇的警告:民主的“新”與“舊”
3.韋伯的憂思:“大國崛起”的經濟與政治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2012-02-07 00:28:09 这套书是在京东去年满一百减五十时候买的,本身价格较贵。断断续续的在工作会议、人大投票时候读了前两册,因为不谙德国哲学,第三册的阅读浅尝辄止。 作者认为:德国作为西方的他者,本身具有反西方,反启蒙的特点,思想文化上经历了浪漫主义、历史主义乃...  

評分

德国在什么意义上迎合了我们的需要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是单世联先生的一本皇皇巨著,上中下三卷,百余万字;全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堪称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性探究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所谓上乘,并非仅仅指史料的丰富、论述的有力,而更在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切中时代...  

評分

2012-02-07 00:28:09 这套书是在京东去年满一百减五十时候买的,本身价格较贵。断断续续的在工作会议、人大投票时候读了前两册,因为不谙德国哲学,第三册的阅读浅尝辄止。 作者认为:德国作为西方的他者,本身具有反西方,反启蒙的特点,思想文化上经历了浪漫主义、历史主义乃...  

評分

德国在什么意义上迎合了我们的需要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是单世联先生的一本皇皇巨著,上中下三卷,百余万字;全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堪称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性探究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所谓上乘,并非仅仅指史料的丰富、论述的有力,而更在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切中时代...  

評分

德国在什么意义上迎合了我们的需要 《中国现代性与德意志文化》是单世联先生的一本皇皇巨著,上中下三卷,百余万字;全书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堪称近年来关于中国现代性探究中少有的上乘之作。所谓上乘,并非仅仅指史料的丰富、论述的有力,而更在作者的问题意识非常切中时代...  

用戶評價

评分

導言很精彩,反啓濛反西方戰爭和現代文化圖景,對德意誌很用心,瞭解得透,反而對自己的東西淺淺瞭瞭,是一個極度重要的點,但是痛感穿透感不太能滿足我,哪些風格是我們站住的,應該怎麼寫作

评分

很好,不過第三捲講哲學的讀不下去瞭

评分

很好,不過第三捲講哲學的讀不下去瞭

评分

導言很精彩,反啓濛反西方戰爭和現代文化圖景,對德意誌很用心,瞭解得透,反而對自己的東西淺淺瞭瞭,是一個極度重要的點,但是痛感穿透感不太能滿足我,哪些風格是我們站住的,應該怎麼寫作

评分

作為對於中國現代化進程反思的起點和強化中國國力的齣發點,用德國這“內在的他者”這個角度來醒思德國現代化對中國的啓示,非常有意思。深喑德國哲學、曆史、文化的單世聯先生,又博引眾傢證德國道路的可藉鑒性,著實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煌煌大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