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的背景是捷克六十年代政治风云到来的前夕,但《玩笑》中的故事情节本身却追溯到五十年代;小说主要是围绕主人公卢德维克的复仇而展开:青年知识分子路德维克,因为与女友开了个玩笑,被朋友泽马内克陷害,送入苦役营。归来后他为了报复泽马内克,设计勾引其妻海伦娜。计划成功后,他才发现:泽马内克早就想抛弃妻子,他的报复成了一个毫无作用的“玩笑”……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玩笑。我们不再是以前那个我们,而我们在历史中的倒影也在永恒前进着。如果因为我们的无能,而不能以最小的牺牲去献祭它,那它会索取更多,甚至会席卷这个时代。《玩笑》中的考茨卡说,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因...
评分高中时候米兰•昆德拉流行过一阵,我也为了赶时髦买过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那时候的自己毕竟修养和定力都不够,结果除了书里的哲学警句稍加咀嚼外其余全都囫囵吞进肚内。合上书本,倒还有饱胀意欲打嗝的冲动。 如今连昆德拉也逃不过打折的运命(出版社显然过于乐观...
评分当有一天我们不再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本身,也是一个玩笑。我们不再是以前那个我们,而我们在历史中的倒影也在永恒前进着。如果因为我们的无能,而不能以最小的牺牲去献祭它,那它会索取更多,甚至会席卷这个时代。《玩笑》中的考茨卡说,共产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因...
评分重读《玩笑》。路德维克,这个熟悉的名字,曾经伴随我某个逝去的年代,最近又重新拾起 熟悉的感觉,那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冷静,文字的干干净净,没有一句废话,所以上海译文出版社给我留下了相当的好感。。。。 封皮是有设计风格的,连书签都是,那个手掌说明什么呢,有趣的隐喻 ...
评分It’s Just a Joke ——读米兰昆德拉《玩笑》 文:小粉 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或许是我对昆德拉的热爱有余,研读却不够的缘故,使得《玩笑》似乎竟成了我与之交流的第一个切口。 卢德维克是一个有意思的人物,或者说他就是那个有意思的时代下的一个人物。他把自己一生中所...
“从那件事以后,每当我再见到一些新面孔,无论是男是女,朋友或情人,我总要在脑海里把它们放进去那个时期的那个大厅去,琢磨它们会不会举起手来。没有一个人逃得过这样的考验:人人都像以前的我的那些朋友和熟人一样举起手来。所以你得承认;跟那些随时随地准备把你送去发配或送到死神那里的家伙一起生活是很难的,那他们引为知己密友是很难的,爱他们也是很难的。”——冰冷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用所谓的主义维系着人际关系,相互得不到应有的信任,一举一动都草木皆兵。
评分这哪里是小说,这是理想的少年和社会带来的幻灭,米兰昆德拉最好的小说,为什么他笔下的男主人公身上,都能找到我的影子。
评分一个被D和人民玩的故事。只是比不上TC的V5气魄。
评分要是人做什麼都能像他剛開始做的時候一般就好了!
评分“...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物都不可能得到挽回。挽回的作用(或通过报仇雪恨,或宽宥原谅)必须有遗忘为基础。任何人都无力挽回已铸就的过失,但一切过失却都将被遗忘。”“...错根本不在这些东西上。但错实在太大了,它的阴影已经把一个由无辜的事物(和词汇)所构成的整个世界范畴统统笼罩在里面还远嫌不足,还把它们全都蹂躏了...”很难以想象,在自己的长篇处女作之中,昆德拉便展现出了如此娴熟的对于复杂叙事的掌控力。最后乐手们一个个停止演奏的段落,仿佛一曲哀伤而默不作声的挽歌,如此煽情,使得一场疲乏、绝望甚至荒唐可笑的复仇变为了一次对于逝水流年的祭奠,一次与这个同样被蹂躏的世界的和解。如果单纯的将昆德拉的作品看做是政治伤痕文学,那么无疑是片面的。他一直在阐述的,是关于我们所在世界本身的消亡命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