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

不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捷克] 米兰·昆德拉
出品人:
页数:412
译者:王振孙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2911
丛书系列: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2010版)
图书标签:
  • 米兰·昆德拉
  • 小说
  • 外国文学
  • 米兰・昆德拉
  • 哲学
  • 捷克
  • 不朽
  • 存在感
  • 不朽
  • 奇幻
  • 史诗
  • 冒险
  • 成长
  • 命运
  • 神话
  • 人性
  • 觉醒
  • 永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不朽》是米兰•昆德拉移居法国后1990年所著重要小说代表作之一。这也是他的第六部小说。《不朽》的主人公阿涅丝,因为受到往事回忆的长久纠缠,陷于人生存在的无可奈何状态当中。故事通过一个在游泳池畔向游泳教练做手势打招呼的一个场景开始,精炼地体现了昆德拉的高妙小说艺术创造力。昆德拉在书中说:“不朽,是死亡的影子或说兄妹,看到他也就看到她。”这本书利用小说的方式来谈不朽,而不是像谈哲学那样。他对不朽下的定义也很简单:对不朽来说,人是不平等的。必须区別小的不朽和大的不朽。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目录信息

第一部 脸 第二部 不朽 第三部 斗争 第四部 感情的人 第五部 偶然 第六部 钟面 第七部 庆祝 阿涅丝的必死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早时我有一种深深的焦虑,讶异周围的人都是那么有个性,而我却过于呆板。我青春期时听过最普遍并且最受被评价者欢迎的词儿,就是“有个性”。初中时我有个挺好的女友,瘦瘦高高酷酷的,是哪一个很热的天,我们去她家玩,大家狂喝凉水,她却很淡定,刘海已在额头前汗湿得一缕...  

评分

前段时间翻遍了很多阅读软件,都找不到一本昆德拉的电子书了,有点伤感,想不到他已经过气到这种程度了。 从前心情烦乱的时候,就习惯抄起一本昆德拉来读。 因为这老头很会毁三观,经常在你很抑郁的时候,说出让你更崩溃的话,但他能把人从当时的处境里面一下拽出来,迫使你从...  

评分

什么是不朽?什么样的人可以不朽? 米兰昆德拉说,小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认识他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了回忆。有些工作可以一下子使人得到大的不朽,那就是艺术家和政治家。 我说,毫无疑问,米兰昆德拉这个老头是绝顶艺术家,他和...  

评分

关于不朽 没事看了看《不朽》。 随便翻的。好在无论翻到哪里,都可以读。 就一个著名作家来说,昆德拉是我比较喜欢的那一种: 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师,就为读者的阅读设置障碍。 他能把很艰深的事情,讲得很简单。 这是他的本事。 我自觉不自觉的,在看的时候,关心他讲故事的...  

评分

关于不朽 没事看了看《不朽》。 随便翻的。好在无论翻到哪里,都可以读。 就一个著名作家来说,昆德拉是我比较喜欢的那一种: 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师,就为读者的阅读设置障碍。 他能把很艰深的事情,讲得很简单。 这是他的本事。 我自觉不自觉的,在看的时候,关心他讲故事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写得很有趣,写歌德和海明威的尤其引人发笑。以下摘自《不朽》:“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生活,生活并没有任何幸福可言。生活,就是在这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变成喷泉,在石头的承水盘中,如热雨一般倾泻而下。”

评分

远没有读懂,只是读到了碎片

评分

昆德拉最美的,我最喜欢的一本。新印版最后送给了林安梧老师。“天空的蔚蓝与时间流逝的声音......”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生活,生活并无任何幸福可言,生活是尘世中带着痛苦的自我。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存在变为热雨,变为喷泉,从石头的盛水盘一泻而下。造物主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几十亿生命放入尘世,然而在这些程序的旁边,可以想象一个更基本的存在,造物主从未对它施加过任何影响,以后也不会施加。

评分

“人生所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为自我的存在。”人连自我都无法得知,面对自我的捍卫或是自我的叛离束手无策,更何谈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在挣扎中度过一生,安宁只是最后的消失。人的悲哀之处就在于无论是通过加法还是减法来实现自我直到自我的消失,无论自己是否愿意成为标签甚至不朽,都逃不掉钟的指针似的生活、绕不开最后的审判。

评分

思辨而诗意=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