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聚了“苦僧诗人”周夢蝶的五部诗集(共计66首诗),分别是《孤独国》(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魂草》(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三朵白菊花》(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约会》(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有一种鸟或人》(作于二十一世纪初)。这些诗质朴纯净,笔端轻松幽默,饱含诙谐从容趣味,与时代脉搏强烈呼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一、孤独国国王拔剑四顾 此辑收录的诗作整体来看不算上乘。除少数气脉通融之作外,其余诗作里起龙骨作用的词汇多半过空、过大,节与节之间时常使呛力硬生生拗过去,虽频频用险字、对峙救场,但依然失于疏漏。 比如《让》一诗,开篇啪啪啪三个“让”,像是程咬金的三板斧,顷...
评分很久以前读到过他的诗,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台湾文学的,是从余光中开始的吧!原因是我喜欢台湾文坛的气息,大陆的文坛有好多的慌乱和伪造,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不是说老一辈的文坛巨人。我藏有一本《刹那》,说诗的话,我更喜欢余光中(仅指中国境内)的,好多人的诗浮...
评分——从周梦蝶和他的旧书摊看台湾文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抛开李敖对于台湾那个恰当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比喻,很多大陆作家几乎都是听着余光中《乡愁》去那里溜达了一圈再回来,回来撰文纪游时总有一种寻根返乡的感觉——还是一样地“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到底...
评分一 我梦梦蝶 偶然在豆瓣上看到“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在北京上映的消息,一共六位作家:林海音、王文兴、周梦蝶、杨牧、郑愁予、余光中,我当然是全部都想看,只是票价可不便宜,最后约Pumpkin去看了记述周梦蝶的《化城再来人》。现在回想,也找不出独选这部片子的理由,...
植物性格。没有重量,不占面积
评分六十年代的台北,新思潮暗流汹涌,恰似八十年代的北京。
评分快读了一遍,不是很对味。
评分繁体的感觉太美好了【从此,这本来是,只有冥漠的绝对的地壳,便给鹃鸟的红泪爬满了】【我植立着,看蝙蝠蘸一身浓墨,在黄昏昙花一现的金红投影中穿织着十字】
评分下午等人的时候,在底楼的沙发座上读完了薄薄一册,栀子花的香味从玻璃门外飘来,我想到周梦蝶在街边摆旧书摊的时光,也许那天夜里我也曾走过他常去的明星咖啡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