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聚了“苦僧诗人”周夢蝶的五部诗集(共计66首诗),分别是《孤独国》(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魂草》(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十三朵白菊花》(作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约会》(作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和《有一种鸟或人》(作于二十一世纪初)。这些诗质朴纯净,笔端轻松幽默,饱含诙谐从容趣味,与时代脉搏强烈呼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从周梦蝶和他的旧书摊看台湾文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抛开李敖对于台湾那个恰当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比喻,很多大陆作家几乎都是听着余光中《乡愁》去那里溜达了一圈再回来,回来撰文纪游时总有一种寻根返乡的感觉——还是一样地“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到底...
评分很久以前读到过他的诗,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台湾文学的,是从余光中开始的吧!原因是我喜欢台湾文坛的气息,大陆的文坛有好多的慌乱和伪造,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不是说老一辈的文坛巨人。我藏有一本《刹那》,说诗的话,我更喜欢余光中(仅指中国境内)的,好多人的诗浮...
评分 评分最早,是看见他评张爱玲的一小段话。 “骨秀神清多愁善感的女子,久住严寒地区,很可能于一夜之间结晶又结晶,醒来时,人已婵娟为一影梅花,在自己的暗香里悠然微笑。” 文字要依附于怎样一具尘外的身体,才能如此凄美淼茫又不着痕迹地流淌出来。 然后买了《刹那》,甚至不...
评分淡薄阴冷的南方冬天,看到《刹那》出版。 记忆晃悠悠回到上个冬天, 和同学去香港,自己订房,主要目的就是去搜书, 先是扛回一堆牛津出版社的董桥,那装潢,真真没话说。 然后拿着地图,兜兜转转问来问去到了天地图书, 哗,一壁一壁的亦舒。 却突然在新书区看到了 印刻出版社...
快读了一遍,不是很对味。
评分我太世俗,读不起这种,不过看评论那么多人读懂了禅意,也是厉害!
评分不怎么喜欢
评分看了《独孤国》那首觉得有博尔赫斯的味道,国内借的到的就这本,没得挑了……喜欢度大概是四分之一,早期的更喜欢一些
评分去上海看电影也就带了那么两本书,“我是「现在」的臣仆,也是帝皇。” 看电影的时光就是这样子的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