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 Gutting,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研究領域為當代法國哲學、科學哲學以及宗教哲學。著有《20世紀法國哲學》(2001)、《實用自由主義與對現代性的批評》(1998)、《米歇爾·福柯的科學理笥考古學》(1989)、《宗教信仰與宗教懷疑主義》(1982)等;編有《劍橋福柯指南》(1994)。
王育平,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
從美學到懲罰體係,從瘋癲與文明到尼采與先鋒思想,福柯的作品對20世紀晚期的現代思想影響深遠。然而,在涉及麵廣與影響力強的同時,這些作品也以晦澀難讀著稱。
本書為福柯的作品提供瞭可信的導讀,這些作品涉及文學、政治、曆史、哲學等廣泛領域;同時,作者加裏·古廷還探究瞭一些關鍵主題,這些主題在福柯深入研究身份、知識、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等領域時,曾讓他甚為著迷。
“至于说是什么激发着我,这个问题很简单。我希望在某些人看来这一简单答案本身就足够了。这个答案就是好奇心,这是指任何情况下都值得我们带一点固执地听从其驱使得好奇心:它不是那种竭力吸收供人认识的东西的好奇心,而是那种能使我们超越自我的好奇心。说穿了,对知识的热...
評分翻譯的一般瞭f
评分還好比較薄
评分全書圍繞福柯及作品身上的關鍵特點寫齣。福柯正如所有後現代人物一樣,有著難以歸類和總結的多種身份,甚至他本人也在不斷建構自己的身份從而逃脫一種固化。對於入門福柯,或者說瞭解這個戴著多重麵具的男人來說,這本書很重要。它避開瞭細枝末節,直取福柯最重要、最關鍵的思想,並且使用非福柯式的語言解讀瞭福柯——他的考古學、係譜學(權力-知識體係)、文學理論、性、瘋癲史、規訓與懲罰……不過,這件事顯然還是危險的,我們未讀福柯便已閱讀瞭他的傳記。但顯然福柯正如我們觀念中構建的那樣——反對常規、反對權威、提齣全新思路。福柯是對我們思想史作齣重大貢獻的人,他為我們提供瞭一種看待問題的與之前全然不同的方式,但要警惕的是,這個論斷在提齣的同時,又已危險地與福柯的理論相抵觸……
评分對這本書最好的評價大概就是:與它相比,米勒的《生死愛欲》簡直就是傳紀作傢學力匱乏的顯例。。。
评分翻譯的一般瞭f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