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之镜:两性的真爱

关系之镜:两性的真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九州出版社
作者:[印度]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
出品人:
页数:214
译者:常霜林
出版时间:2010-7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804410
丛书系列: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克里希那穆提
  • 哲学
  • 两性
  • 灵修
  • 心理学
  • 心灵
  • 关系
  • 成长
  • 两性关系
  • 真爱
  • 情感成长
  • 亲密关系
  • 心灵沟通
  • 自我认知
  • 情感共鸣
  • 关系疗愈
  • 信任建立
  • 情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为什么心念会去想“性”?为什么性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只要你还不了解思考这个问题的心念,性就会变成一个异常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性行为本身不是问题,是对性的念想制造了问题。 我们不可能逃脱关系。关系就如一面镜子,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发现自己的本质、自己的反应、偏见、恐惧、沮丧、焦虑、孤独、哀伤、痛苦、悲恸。我们还可以发现自己是否有爱,或是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叫做“爱”的东西。所以,我们将要探寻关系中的这些问题,因为这是爱的基础。

作者简介

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印度著名哲学家,当代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已出版七十余本著作,全部由演讲和对话录集结而成,目前已被译成47国语言文字,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克里希那穆提倡导,实现世界和平的唯一途径是人类心灵的转变,为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省其身,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没有任何大师或权威可以提供帮助。佛学家推崇克氏为中观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则认为他是个圆满的觉者。

目录信息

引言
像两个朋友般谈心
第1章 生命是存在于关系中的运动关系是爱的基础/关系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在关系中,我们需极富敏感,不断学习。
第2章 形象的制造机制
两个形象间怎么会有情感或爱恋呢?/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怀有一种形象?/建立正确的关系意味着要消除形象/如果我没有全神贯注,那么念想便会悄然越上,创造出形象。
第3章 明悟快感和欲望
我们的心灵一直在追随着快感的步伐/快感是念想对感知的延续和培养/了悟欲望就是无选择地意识到它的活动过程/欲望的根源是什么?/并不是说你不能有欲望,只是要你用心观察时不要加入心念对事物的描述/像奴隶般臣服于某物,背后都隐藏着欲望,而且努力从一种模式中摆脱的行为同样意味着欲望/不去理会欲望,任其商飞或枯萎/爱、欲望、热情其实是同一件事。你破坏了其中的一个,就等于破坏了另外两个。
第4章 为什么性会变成一种问题?
性行为本身并不是问题,只是对性的念想制造了问题/只要有爱,性便不是问题/如果一个人有爱,即便有性需要。他也是贞洁的/在爱的前提下,性行为会有不同的意义。
第5章 关于纯贞
以守贞的方法来达到自由,得到真理,其实是对真理的一种否定/一个被规制,被压抑的内心不会懂得什么是爱/那些想要压抑、控制、否定自己欲望的努力都会扭曲你的心灵/如果我的性生活毫无秩序,那么我生活的其他层面也会毫无秩序/如果我们看到整幅画面,那么爱、性和纯贞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第6章 关于婚姻
一个人必须明白怎样与他人住在一起/如果你爱你妻子,就不要控制她/婚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对惯有快感的培养方式,其实是一个导致堕落的因素/个体以分隔状态存在是我们的一种错觉?/你能够爱上某人而又不会陷入占有的关系之中吗?
第7章 什么是爱?
我能不能摆脱妒忌和依赖呢?/孤独迫使我逃避/思想能否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孤独感是由思想产生的/有依赖就没有爱/通过对“非爱”的排除便可得到爱。
第8章 关系中的爱
关系中爱的存在是一种净化过程/思考不会带来爱/爱是永恒的吗?/当我们了解了自身全部的运作过程,爱便会出现/只有在关系中你才会如花般盛开/我意识到自己爱的那一刻。自我活动就出现,爱便随之消逝/如果没有思想,心灵能找到爱吗?
第9章 关系意味着无“我”
关系中思想的位置何在?/念想要求继续这种快感/关系存在于现时之中/关系只有在一个人完全抛弃自己的时候才能存在/你曾真正地抛开过“自我”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略读了一下,谈点简单的理解。 我们在和事物接触的过程中,发现了它的美,进而在忘我中体验到一种愉悦,这就是审美的快乐。但在这种体验之后,我们可能会产生一种想要永远留住、想要更多的情感,这就是欲望。如何对待欲望很关键:总是想要更多的欲望永远不可能彻底满足,不满足...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于对世界不确定性的恐惧,我们的【念想】首先将个体和世界分开,孤立的结果是产生了【自我】的【形象】,通过【依赖】这些形象,我们获得了某种相对确定的【安全感】。然后【念想】继续将外界(包括其他个体)都分裂成碎片化的【形象】。于是我们形成了对世界片面的、狭隘的观感。我们人为地将自己与世界孤立起来,于是孤立的形象之间产生了无数的冲突和矛盾。如果我们想重新与世界,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首先就要破除【自我】的限制。

评分

1 电子书

评分

开头给人启发很大,后面的章节比较重复。

评分

首先就把我否定了

评分

首先就把我否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