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則是一部對中國佛教之禪、淨、律、密、教都有著廣泛而深刻影響的大乘經典。該經雖有真、僞之爭,但內容十分宏富,思想體係嚴密,幾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論都囊括其中,故自問世後,就廣泛流行。該經以理、行、果為框架,謂一切眾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淨,故流轉生死,如能修禪證道,即可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一思想。
经云" 诸法所生 唯心所现",又云" 见与见缘 并所想象 如虚空华 本无所有",简直与Robert L. Solso 那本Cognitive Psychology 中说的Everything we know is wrong不谋而合。 对于人类知识客观性的认识,无论是 Shakespeare发现的"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
評分楞严经一经直指真心,十分适合“智者”阅读。 前面世尊和阿难对答辩问真心为何,各位宜细细看看。能见能闻能觉能知即是真心本性,而所有所见所闻所觉所知皆是真心发妄。 这里有两大点一定要分清楚:1.不要认物为己,认己为物,你所认为的这个身体不是真心,肉身不过是妄觉结就...
評分读佛经我认为不能从信仰出发,而要从认识出发。信仰(一般意义上的)本身就是妄,从“妄”中悟“无妄”,不可。 佛经中的先“无相”再“无我”我认为是可取的。 但是所谓业报之类的,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其中有一段说有一个修炼到了第四禅的无闻比丘因为诽谤佛而堕入无间地狱...
評分芸芸众生 谈修炼灵魂似乎太空泛 倒不如说 来世上走一遭本是为了配副眼镜选一副好耳麦 光线本无颜色, 声音只是震动和波。 人所知的一切只是人的主观感知,而非客观事物自身所处的状态,主观见解不存在于诸法实相中。 离一切相。 即不应在证悟空的前两义从而离开有相后又执着于...
評分缘起性空 性空缘起。。。一切都是缘生缘灭 迷了这个就会错过了那个 迷的了此时迷不了一世 更别说人生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了 有什么意义在于自己怎么赋予 其实不是空 而是无限的可能性 从一个旁观者来看自己或者从更全局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角色 不迷 道是无止境的 譬如 你迷了这...
走馬觀花地讀瞭。作為一個懷疑者,覺得楞嚴是有僞經之嫌。因它常貪外相,常有分彆。在我看來,慈悲,也應包括對魔的慈悲。修行,應不怕落墜地獄而凝視地獄。當然,我既不是學者,也不是信眾,隨口一說。語言本身很美,比喻也很有趣,還是值得一讀的。
评分循序漸進,脫離業障。
评分走馬觀花地讀瞭。作為一個懷疑者,覺得楞嚴是有僞經之嫌。因它常貪外相,常有分彆。在我看來,慈悲,也應包括對魔的慈悲。修行,應不怕落墜地獄而凝視地獄。當然,我既不是學者,也不是信眾,隨口一說。語言本身很美,比喻也很有趣,還是值得一讀的。
评分較同係列其他白話照抄偈頌甚至刪除的經典,這一步從注釋到白話解釋可謂極其用心!
评分頂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