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鲁迅 中国文学 呐喊 经典 杂文 小说 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呐喊》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列为该社《文艺丛书》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时起,改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时,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老爺子的書 真是良心寫就 看著是那樣眼冷心冷的樣子 卻還是在感覺透著涼意的對荒誕現實的敘述之下 一腔熱血。俯首甘為孺子牛 誠然。那鐵屋的呐喊 警世鐘依然迴蕩。回望殘陽如血 抬頭低頭現實依舊殘缺。
评分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不论是激烈或者平淡,你得有自己的主意,木木地毫无所感,两手一摊说事不关己,悲哀。
评分不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不论是激烈或者平淡,你得有自己的主意,木木地毫无所感,两手一摊说事不关己,悲哀。
评分已经不知是第几遍看了,百看不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鲁迅在本质上使用的是两条并行不悖,完全自恰的逻辑。几乎没有一个现代中国作家,能像他这样把现实性和隐喻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如此圆融,简直天衣无缝。比如《狂人日记》,若看明白了,觉得它讲的是启蒙,是反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但如果你没有这样先入为主的陈旧阐释观,只看叙事,它还真的就是本狂人(疯子)写的日记。在这里,病/没病,疯狂/正常,非理性/理性就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完全是一体的。和当时《新青年》的许多撰稿者不同,鲁迅写这些文章时已过了激情澎湃的青年时代,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寂寞,是茫然四顾而全无应和者。所以对启蒙,对现代性,鲁迅比当时的任何一个文化人都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其中的两面性,它的吊诡。也就是说,鲁迅在启蒙的伊始,已经预言了启蒙可能的结局。
评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需要金钱来保持他的尊严,否则就只有被毁灭的份,人们是不能容忍一个穷光蛋的异类的。就象一个老姑娘要用钱保持她的高傲,否则就是耻辱。
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
评分印象最深的是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阿Q正传四篇,但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故乡》结尾的那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在自序里写当时国人需要拯救。从对中医的迷信写起,说中国人需要医药上的生...
评分我这个人从小到大外号多多。 傻子,傻瓜,疯子,神经病,废物点心,窝囊废,白痴(吃),茅房的石头,怪物。 最近,我来到伟大首都我的故乡,又从亲戚那里得了一个新外号--孔乙己。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对这个外号感到如此愤怒和屈辱。 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在本国民众中...
评分鲁迅于1918-1922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合为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在“警钟日报”或曰“俄事警闻”时期,鲁迅弃医从文,转向改造“愚弱的国民”。从东京回北京后鲁迅倍感“寂漠”(无物之阵,略显虚无主义)的“十年沉默期”,在“S会馆”抄古碑。 于《呐喊自序》中写到的“...
评分呐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