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製、容受與共享》是討論語言接觸、詞匯交流的著作,但著者把語詞的問題放在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西學東漸、洋務運動、清末新政、留日熱潮……曆史的潮湧與新詞譯詞的誕生得到瞭明確的闡述。曆史學可以通過時代關鍵詞的形成透視齣近代的脈動;詞匯學亦可從近代新知識在歐中日三方的環流中把握概念的引介和語詞藉貸的關係,並進而審視“新國語”形成的曆史。大處著眼,細處著筆,此書之勝人處也。
瀋國威 1 978年畢業於黑龍江大學日語係,1 979年進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畢業後在北京語言學院工作。1985年10月赴日留學,先後在大阪外國語大學、大阪大學深造,獲博士學位。現任日本關西大學外國語學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日近代詞匯交流史、中日詞匯比較研究、對外漢語詞匯教學。著有《近代日中語匯交流史》,編著有《新爾雅及其詞匯》、《六閤叢談——附解題、索引》、《遐邇貫珍——附解題、索引》等。主編同仁雜誌《或問》。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史料非常紮實。思路可取,具體的翻譯通道,詞語變遷(畢竟日語係齣身),再到報紙的傳播流布接受。《蘭學與翻譯》一章為同類著作中的特色。
评分網上常見的兩種說法“現代漢語中70%為日語藉詞”以及“那些都是中國本來的詞”都有偏頗之處,此書可正本清源
评分都沒做點錶格統計什麼的。
评分將近600頁的煌煌巨著 行間距也小的要死 續藉瞭三次纔讀完( ・᷄ὢ・᷅ )考證和排比史料的功夫很紮實 尤其是第四、五兩編 在獲得新知和藉鑒研究方法上給我的啓發很大。感覺瀋國威老師所做的研究的魅力就在於他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論體係的 畢竟是有語言學功底的學者 不然單純從曆史學的角度研究詞匯史就會顯得很空洞沒有意義 不夠深入 感覺可以稱作是研究中日語言交流的必讀書瞭????希望早日能編齣一部新版中日藉詞詞典!
评分定價貴得離譜,紙質差得齣奇。內容比較一般,相對Masini的研究而言,超越之處寥寥(從另一個層麵來講,Masini的研究已經足夠成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