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沈国威
出品人:
页数:582
译者:
出版时间:2010-2
价格:7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157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日本
  • 词汇学
  • 沈国威
  • 历史
  • 近代
  • 文化
  • 中国
  • 近代史
  • 中日关系
  • 词汇交流
  • 语言演变
  • 文化互动
  • 历史研究
  • 中日交流
  • 语言学
  • 翻译研究
  • 词汇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是讨论语言接触、词汇交流的著作,但著者把语词的问题放在近代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留日热潮……历史的潮涌与新词译词的诞生得到了明确的阐述。历史学可以通过时代关键词的形成透视出近代的脉动;词汇学亦可从近代新知识在欧中日三方的环流中把握概念的引介和语词借贷的关系,并进而审视“新国语”形成的历史。大处着眼,细处着笔,此书之胜人处也。

作者简介

沈国威 1 97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 979年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毕业后在北京语言学院工作。1985年10月赴日留学,先后在大阪外国语大学、大阪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中日词汇比较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著有《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编著有《新尔雅及其词汇》、《六合丛谈——附解题、索引》、《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等。主编同仁杂志《或问》。

目录信息

一 绪论
第一章 新词研究与近代新词
第二章 近代新词与中日词汇交流
第三章 近代新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 新词创造编
引言:汉文与汉字的悖论
第一章 日本的近代汉字新词创制
第二章 来华传教士的译词创造——西方新概念的移入
第三章 严复的译名与新国语的呼唤
三 语言接触编
引言:中H的语言接触
第一章 中国人遇到日本语
第二章 近代新知识的容受与日本途径——西学从东方来
第三章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日语借词之反应
四 词汇交流编
第一章 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与日语借词:以《刑法志》为中心
第二章 古城贞吉与《时务报》的“东文报译”
第三章 《辞源》与日语借词
第四章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1916(官话)及其译词:以“新词”“部定词”为中心
五 词源考证编
第一章 “热带”:从耶稣会士到新教传教士
第二章 “陪审”:近代西方新概念的词汇化
第三章 “化学”:新译名的诞生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事项索引
书名索引
人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将来有时间了一定重读一次,好好消化。沈国威写出这样一本扎实的书,令人佩服。早年中国人到日本后对日语中的汉字词连蒙带猜,那情景确实可爱。严复的问题,其实是个到今天也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今天日本大量使用拟音词来翻译英文,反而造成了学术界的惰性,在我看来甚至不如早年的兰学家。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有后发优势。

评分

将近600页的煌煌巨著 行间距也小的要死 续借了三次才读完( ・᷄ὢ・᷅ )考证和排比史料的功夫很扎实 尤其是第四、五两编 在获得新知和借鉴研究方法上给我的启发很大。感觉沈国威老师所做的研究的魅力就在于他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的 毕竟是有语言学功底的学者 不然单纯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词汇史就会显得很空洞没有意义 不够深入 感觉可以称作是研究中日语言交流的必读书了????希望早日能编出一部新版中日借词词典!

评分

将来有时间了一定重读一次,好好消化。沈国威写出这样一本扎实的书,令人佩服。早年中国人到日本后对日语中的汉字词连蒙带猜,那情景确实可爱。严复的问题,其实是个到今天也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今天日本大量使用拟音词来翻译英文,反而造成了学术界的惰性,在我看来甚至不如早年的兰学家。我相信中国在这方面有后发优势。

评分

都没做点表格统计什么的。

评分

史料非常扎实。思路可取,具体的翻译通道,词语变迁(毕竟日语系出身),再到报纸的传播流布接受。《兰学与翻译》一章为同类著作中的特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