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平年間,正值大唐開元盛世。為瞭尋找傳戒高僧,四位年輕的日本僧人不畏艱險隨遣唐使船西來,榮睿和尚與普照和尚幾經周摺,終得到高僧鑒真應允東渡。已在大唐五十年的老僧業行,也帶上瞭花費畢生心血抄寫的經捲,與他們一同歸國。
五次渡海受挫,眾人在滾滾波濤間幾經沉浮,或客死異鄉,或魂歸大海。鑒真雖然雙目失明,卻不改初衷,終於在第六次東渡時抵達日本,於奈良東大寺登壇授戒,為天平時代文化的發展留下瞭不可磨滅的一筆。
井上靖(1907~1991),日本當代著名作傢,評論傢和詩人,日中古代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古代史研究傢,日中友好社會活動傢。1907年齣生於北海道,早年遍讀中國典籍。代錶作有《鬥牛》《城堡》《天平之甍》《樓蘭》《敦煌》《孔子》等,其中《天平之甍》於1958年獲日本藝術選奬。
本书是台湾作家朱天心所力荐的,果然名不虚传(其推荐文见《时移事往──〈天平之甍〉》,http://baike.baidu.com/view/898471.htm)。 在谈其妙处前,先略为交代一下本书的几个中文译本。 大陆最早的译本,出自大名鼎鼎的楼适夷先生之手,作家出版社,一九六三年。一九七八...
評分日本历史小说家里,井上靖绝对是异类。《天平之甍》全书无一字废话,区区九万言,把奈良时代日本文化最突出的事件——鉴真东渡传法——前后几十年的渊源写完,对比司马辽太郎、山庄冈八动辄数十万言,乃至上百万言的写法,实在是古风犹存。 笔墨篇幅虽然都极简练,但普照、戒融...
評分井上靖的著作,这是一本由史书而来的文学作品,是井上靖的好友给他的意见,于是这本书就应运而生了。天平是日本的国号,对应于中国就是唐朝玄宗时期,说的是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求法,鉴真东渡的故事。文中的普照和尚为了请高僧去日本弘法,在唐土耗尽了半生。业行和尚日夜埋首典...
評分 評分掩卷长叹,只有一个词形容来这种压抑感,“肝肠寸断”。 觉得最不忍卒读的是业行穷尽毕生精力所抄的经卷沉入海底那一段,那一段读来也觉得压抑至极 就像局外人一样麻木的看着一副宗教画,画风是敦煌石窟里那些壁画的样子——历尽沧桑之后所有浓墨重彩剥落殆尽,只剩得洗尽铅华...
西院二綫。好想自己留下來。。
评分井上靖在談論多種選擇的時候不動聲色,寫那些在不同的成就路上行走的僧人們。鑒真像是一道堅實的光牆似的,在遠處灼灼地障礙在其他人的眼裏。業行的經捲落進漩渦的那個夢寫得真好。
评分直樸之中亦見光芒。
评分井上靖是白描高手。關鍵之處,於人物的對話卻非常用力,往往片語隻言,擲地作金石響。其錘煉之功真厲害。另外,為這個版本的封麵加一星。人文社現在的美術設計太俗,應該迴頭看看自己80年代的裝幀瞭。
评分機緣與篤定,佛是走自己的路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