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美術齣版社
作者:[美]佐亞·科庫爾(Zoya Kocur)
出品人:
頁數:440
译者:王春辰
出版時間:2010-2
價格:68.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3226524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理論
  • 當代藝術
  • 藝術
  • 藝術史
  • 文藝理論
  • 文化研究
  • Art
  • 梁碩恩
  • 當代藝術
  • 藝術理論
  • 1985年
  • 中國藝術
  • 後現代主義
  • 文化批判
  • 視覺文化
  • 藝術史
  • 理論研究
  • 批判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主要內容簡介:藝術批評與藝術運動總是密不可分,藝術批評的轉嚮在根本上是由藝術運動的發展決定的。以1985年作為一個分水嶺,其實也是藝術運動在批評上的反映。20世紀下半葉,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藝術的主流經曆瞭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抽象 錶現主義和極少主義,時間是40年代到60年代。

內容概要

《1985年以來的當代藝術理論》集中反映瞭近20年來西方藝術與批評的雙重走嚮,對於中國當代藝術與批評無疑有重要的藉鑒作用。之所以強調藉鑒,是因為中西當代文化、社會發展進程的差異,及中國當代藝術的現實要求。西方的藝術理論及其實踐已不可能像80年代那樣,直接作用於中國的藝術運動與批評。根據我們的情況,分析、判斷、理解是最重要的工作。既是對他們的研究,也是確定我們自身方位的參照與藉鑒。此外,當代藝術理論不僅是對於藝術的批評,不僅是與當代社會、當代文化密切聯係,不僅是認識和瞭解西方當代社會,包括曆史、文化、政治、經濟等,甚至也是理解西方當代藝術理論的必要條件。

著者簡介

作者:(美國)佐亞·科庫爾(Zoya Kocur) (美國)梁碩恩(Simon Leung) 譯者:王春辰 何積惠 李亮之 等佐亞·科庫爾(Zoya Kocur)是一位獨立學者兼美國紐約大學藝術係客座藝術教授,閤作編著瞭《當代藝術與多元化文化教育)(1996年),並發錶過多篇有關藝術教育學和博物館教育學方麵的論文。梁碩恩(Simon Leung)是一位藝術傢兼美國歐文加利福尼亞大學演播藝術係副教授,他的作品曾在威尼斯三年展(2003年)和惠特尼雙年展(1993年)上展齣。

王春辰是中國藝術批評傢、美術史學博士,現工作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齣版有《1940年以來的藝術》(2006年)、《繪畫現象學》(2006年)、《裝飾新思維》(2006年)、《藝術的終結之後)(2007年)等譯著。

圖書目錄

前言
撰稿人簡介
如何使用本書
導論
第一部分 當代藝術實踐與模式
第一部分引言
1 知識場域——一個分離的世界
2 當形式變成態度——及其他
3 連綿不絕的地點——論現場性
4 策展人的時刻
5 如何提供藝術服務——導論
6 對話作品——對話在社會介入式藝術中的作用
7 作為批判的“yBa”——對英國當前藝術中作為中介的身份的社會、政治推論
8 視頻投影——屏幕之間的空間
第二部分 文化/身份/政治場域
第二部分引言
9 嚮文化宣戰
10 女權主義原教旨主義——反對圖像的婦女們
11 艾滋病——文化分析與文化行動主義
12 被驅逐者的建築
13 性彆在燃燒——關於挪用與顛覆的諸問題
14 陷入睏境——一個視頻裝置項目
15 差異的神話——惠特尼雙年展的庸俗身份政治
16 魔鬼電視
第三部分 後殖民批判
第三部分引言
17 馬可.波羅綜閤徵——關於藝術和歐洲中心主義的若乾問題
18 在“黑暗中心”
19 融閤轉嚮——多元文化時代的跨文化實踐
20 真實性、反思性與景觀——新亞洲的興起不是世界的終結
21 擁有一切的觀眾
第三部分重新思考美學
第四部分 引言
22 論裏希特《1977年10月18日》
23 論平麵——走嚮平麵性的譜係
24 廢墟、碎片化以及中國現代與後現代
25 功能與場域——觀念實踐的界定
26 1989年
第五部分 後現代主義之後的理論
第五部分引言
27 後現代主義及其邊緣
28 自找麻煩
29 重拾流行文化
30 理論之輕
31 沒有結論的無形式
32 數據庫
譯後記當代藝術與當代理論的聯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艺术在今天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的那种形式革命,从自身的功能追求、价值判断、形式语言上都力求超越为形式而论形式的形式主义,进入到以“理论”为立足点的创作于批评上。没有当代的这些理论框架、就无法创作、阐释这些艺术及其作品。也就是说,随着艺术和社会、和政治意识...

評分

浏览了一下前面几章,感觉译文生硬吃力,令阅读难以为继。仅举一例,第一部分引言,第一段: “尽管在后现代主义初期阶段……无论是通过对以时间为基础的作品的商品化的含蓄抵抗,还是通过体制批判的实践……” 查对应的原文为: While artists through the early postmodern...  

評分

艺术在今天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的那种形式革命,从自身的功能追求、价值判断、形式语言上都力求超越为形式而论形式的形式主义,进入到以“理论”为立足点的创作于批评上。没有当代的这些理论框架、就无法创作、阐释这些艺术及其作品。也就是说,随着艺术和社会、和政治意识...

評分

艺术在今天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的那种形式革命,从自身的功能追求、价值判断、形式语言上都力求超越为形式而论形式的形式主义,进入到以“理论”为立足点的创作于批评上。没有当代的这些理论框架、就无法创作、阐释这些艺术及其作品。也就是说,随着艺术和社会、和政治意识...

評分

浏览了一下前面几章,感觉译文生硬吃力,令阅读难以为继。仅举一例,第一部分引言,第一段: “尽管在后现代主义初期阶段……无论是通过对以时间为基础的作品的商品化的含蓄抵抗,还是通过体制批判的实践……” 查对应的原文为: While artists through the early postmodern...  

用戶評價

评分

後現代藝術理論,社會學研究視野中的媒體、女性主義、後殖民,當然還有中國……

评分

翻得不好

评分

翻譯的是鳥啊

评分

以Bourdieu開篇,然後就沒啥瞭。如果“藝術理論”連自己可以界定的關鍵詞都沒有,那還學個啥?

评分

太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