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罗,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20世纪末,陆续出版《耻辱者手记》、《自由的歌谣》、《因幸福而哭泣》、《不死的火焰》、《大地上的悲悯》等思想随笔集,将真切的个人体验融入灵动的理性哲思中,引发全国大学生的普遍共鸣与阅读狂潮,被读者誉为“民间思想者”,被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称之为“精神界战士谱系的自觉继承人”。近年来,潜心于西方殖民史与人类学的独立研究,率先从“被洗脑”的境遇中挣脱出来,发现与主流迥异的中国百年西化史的真相,发现中国人一百年前精神大崩溃的真相,于是就有了《中国站起来》的呐喊。
谁在妖魔化中国人?是西方人,还是我们自己?
中国人一百年前的精神大崩溃是怎样发生的?
谁是中国精神大崩溃的幕后旗手,谁是背后的最大赢家?
胡适为什么要替祖宗忏悔?蔡元培为什么要培养西方文化的信徒?
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启蒙救亡,是在帮助中国人走出屈辱的困境,还是为中国人戴上“自轻、自贱、自虐”的精神枷锁,为中国社会更大的危机埋下了隐患?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答案,但我们更需要知道:
中国的西化时代何时终结?中国人崇洋媚外何时休?
当代爱国青年为什么被贴上“愤青”的标签?
谁是当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家与国胆?谁是“崛起的一代”?
怎样做一个高贵、自信、精神崛起的中国人?
本书反思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社会泛滥的文化软骨病,说破中国百年西化史的真相;揭露西方殖民史的真相,首次撕破西方人“自我美化”的画皮,打破国人“西方崇拜病”的迷信。
本书抨击“身在中国、心系西方”的洋奴精神,高举“拒绝西化、重返巅峰”旗帜,呐喊“中国人没有特殊的劣根性、不是劣等民族、更不是西方奴隶”;呼吁中国人重树民族自信,找回民族尊严,重塑大国豪情,挺起脊梁做“崛起的一代”。
《中国站起来》(摩罗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此书的内容让人惊讶,通篇皆是激情的宣泄与断语,几乎没有任何的论证,其漏洞百出之处又让人哑然失笑。摩罗并非愤青,如此一付愤青的形象,倒是让人半天琢磨不透。我并不想做“诛心之论”,但靠这样空洞直白的宣泄抒...
评分作者如能看到的话,想问您几个问题: 1. 是我们想要西化的么? 当年保持自我特色,有个名词叫:闭关锁国!不是我们想要西化,是西方的坚炮利舰打开了大清朝的国门!上来就说的让人蛋疼。都已经到全球时代了,还尼玛闭关锁国。个人可以特色,国家不能,作为一个平台要让民...
评分摩罗的书一出来,立马吸引了眼球,装13与之公开绝交的有之,悼心疾首、怒不可遏的有之,摩罗改变了什么?真的很难理解吗? 上世纪80、90年代,老左派们瑟瑟发抖,被扫进垃圾堆,新左派们嘴上还没毛,摩罗等一帮子青年,眼巴巴望着西方花花世界,心里无比向往,基本情绪就如同南...
评分某些人谩骂摩罗其实是自掌嘴巴 摩罗沉寂数年,在2010年伊始推出新书《中国站起来》,引发了无数争议。我以为,有争议是一件好事,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所谓兼听则明,正方的有益观点吸取之,反方的有益观点亦吸取之,那么更是一件好事。 首先我必须申明一点,《中国站...
评分摩罗变了,的确是变了。可是,有错吗? 摩罗以前推崇鲁迅,现在变成反思,不再一味地崇拜了。可是,有错吗? 可是,这几天,我观察了一下,有不少人在论坛直接就谩骂,很无聊。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批评摩罗 钱理群的思想转变,而且是根本不渗透入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做...
呵呵,请读《耻辱者手记》。
评分摩罗居然堕落成这个样子!!
评分读起来怎么感觉那么像中国版的《我的奋斗》啊
评分这本书是写得很啰嗦,看完之后的确觉得可以一言以蔽之。但就像一个老人反反复复给年轻人忠告,却没有人肯听得进去一样,只能一遍一遍念念叨叨,希望有一字一句能真的引起国人的反思。我真的觉得中国人都该看看这本书。 以下是别人的短评,我觉得写得很在理: 我想知道打一星的有几个真正通读过这本书?摩罗先生完全没有美化中国、为政党张目的意思。事实上,这本书根本没有对意识形态的过多评判。他所求的,不过是中国人能正视自己,平视西方;他想证明的,不过是“中国人不比西方人差”;他主张的,不过是中国人能理性而非盲目批判,让中国拾起自信,把心思放在发展进步上。要搞清楚一点,批判是途径,不是目的。面对当下盛行的疯狂挖掘国民劣根性的思想潮流,逆流向上、以身试险的摩罗先生能如此冷静克制,实在难能可贵。对于这本书,只想说相见
评分五五分成吧,辩证的看待这本书,汲取其一半的精华,尽信书不如无书,有其糟粕之处,但也有不少亮点,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