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一战

注定一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格雷厄姆·艾利森 (Graham Allison)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陈定定
出版时间:2019-1-1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5487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美关系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国际政治
  • 历史
  • 时局
  • 美国
  • 世界
  • 历史
  • 战争
  • 国际关系
  • 地缘政治
  • 战略
  • 冷战
  • 大国博弈
  • 军事
  • 政治
  • 预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对理解当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修昔底德在书中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艾利森将此定义为“修昔底德陷阱”。 本书聚焦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结构性压力,在现今中国和美国都提出让各自的国家“再次伟大”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妥善处理在关键领域的利益分歧,可避免灾难性战争的发生。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为中美如何避免发生战争冲突提供了12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作者简介

格雷厄姆·艾利森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始院长,美国著名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他曾担任助理国防部长,并为从里根到奥巴马的每一位总统的国防部长提供咨询服务。 著有《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 《核恐怖主义:可预防的终极灾害》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等书。两次获得美国国防部公共服务特别奖章,这是非军事人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译者: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社会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曾任国际研究学会(ISA)亚太区副会长(2014-2018年),现兼任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客座研究员,著名国际问题英文杂志《外交官》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中国外交和国际公众舆论等。

傅强: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2010-2011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安全话语分析和中美关系等,曾在《外交评论》 《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巅峰过后:西奥多·罗斯福》 《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等译著,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

目录信息

引言第一部分 中国的崛起
第一章 “世界历史的最大参与者”
第二部分 历史的教训
第二章 雅典与斯巴达
第三章 过去五百年
第四章 英国与德国
第三部分 暴风前夕
第五章 想象一下中国和我们一样
第六章 中国想要什么?
第七章 文明的冲突
第八章 走向战争
第四部分 为什么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第九章 通往和平的十二个方法
第十章 我们该何去何从?
结论附录1 修昔底德陷阱案例文件附录2 七个“稻草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读过此书,也读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你会发现,修昔底德陷阱就是作者套在我们身上的陷阱,不知不觉,被陷入其中。 当年的希腊公民,就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强大, 某些方面胜过斯巴达,并且对斯巴达的制度不以为然。但反观现状,除了小红粉,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认识还是清晰的。 而且...  

评分

吓人的标题没有必要认真对待,此书的价值也只在于让我们了解(部分)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如何看待他们的历史,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揣测我们的思维方式。 引用还算比较丰富,于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是顺藤摸瓜找到了欧力德的一篇文章。对美国的历史,作者引用了很多资料来展现其...  

评分

评分

吓人的标题没有必要认真对待,此书的价值也只在于让我们了解(部分)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如何看待他们的历史,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揣测我们的思维方式。 引用还算比较丰富,于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是顺藤摸瓜找到了欧力德的一篇文章。对美国的历史,作者引用了很多资料来展现其...  

用户评价

评分

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国已是个耳熟能详的词。看完Graham Allison的书,惊诧之余,颇有感慨。惊诧的是,作者总结的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之间修昔底德式的结构性对抗中,14个最终以“不宣而战”或“擦枪走火”而告终,这概率数字看起来真的冰冷。感慨的是,对于这样一个涉及中美命运的重大命题,书中频频引用的却是陆克文和李光耀等的洞见,中国的专家学者基本上缺席了(除了引用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外)。更加感慨的是,作者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中美关系竟然完全朝着这一面向在迁移,说一语成谶似乎也不为过了。当然,这应该不是作者的错,他只是提出了一个经验观察而已,那究竟又是谁的无心插柳或蓄意而为呢?这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也许无解的问题。

评分

翻译质量很差,而且对目前的中美关系而言,除了书中提及的战前日美关系之外,其他关系真的没有什么参照意义

评分

对当代美国高官怎么看中国的一扇很好窗户

评分

作者从分析修昔底德陷阱源头: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入手,接着阐释了5个近现代案例,日本挑战美国、德国挑战英国、苏联挑战美国等,最终回到中美博弈上。中美两国现状非常符合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框架,因此回顾历史上同样状况,总结其利弊得失就显得非常有价值。这也是作者推崇实用历史学的意义所在。问题的核心还是中美两国是否会注定一战?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的经济崛起、中国领导者的价值观、亚太地缘政治、双方的博弈焦点,文化冲突,以及美国对中国政策等内容,还设想了中美爆发战争的五种可能,和12种避免战争的方法。最终结论是,战争并非不能避免,但也不可低估战争的可能性。

评分

翻译质量很差,而且对目前的中美关系而言,除了书中提及的战前日美关系之外,其他关系真的没有什么参照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