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政治体制,“民主”已经有2500 年的历史;而在头2300 多年,它一直被看作是个“坏东西”,直到最近一百年来,它才时来运转,被当作“好东西”。为什么“坏东西”会变成“好东西”?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本书作者以成熟的西方民主为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述了现实世界里民主体制的诸实证性问题。他从民主的起源和演化讲起,逐一讨论民主发展的历史过程、西式民主出现以及巩固的条件、西式民主的机制与运作及其实效与反思。诚如作者所言:“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也不仅仅是为了赞赏;在很大程度上,它的目的是要对西式民主进行批判和反思。”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康奈尔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教于武汉堤角中学、耶鲁大学政治学系,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世民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与胡鞍钢合著)、《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等。
半年前的旧文,观点没怎么变,就摆在这里好了。 好的民主应该像一潭活水 ——《民主四讲》之我见 最近读了王绍光老师的《民主四讲》。初看时的感觉,是此书非常适合普及政治学常识,从柏拉图提倡的精英统治到当代的美国大选,将民主制的演化和局限性讲得很透。对精英统治原...
评分先前一直听人讲王绍光的《民主四讲》,正好今天下午有空就给翻完了。作为一本介绍西方政治理论和近几十年经验研究成果的普及性读物,它还是向公众澄清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对于从来都没有系统接触过政治学理论的人来说,看了他这本书之后起码会明白如下几个观点:第一、虽然都顶...
评分先前一直听人讲王绍光的《民主四讲》,正好今天下午有空就给翻完了。作为一本介绍西方政治理论和近几十年经验研究成果的普及性读物,它还是向公众澄清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对于从来都没有系统接触过政治学理论的人来说,看了他这本书之后起码会明白如下几个观点:第一、虽然都顶...
评分读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第一次对“民主”这个东西有了这么清晰的认识。作者能够以冷静的眼光观察学术界种种时髦和流行,指出那些观点想当然的、忽悠大众的一面。 印象最深的几个地方: 1、抽签原来也曾经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手段。而且曾经引起非常严肃认真的争论。 2、原来竟有这...
评分好东西?坏东西? 你骂我不讲民主 我说你那不是真民主 你问我什么是真民主 我告诉你:去看六个为什么! 民主、主义,名一而变无数者也。 谁是民?谁是主? 不管是民主制还是非民主制,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游戏。 60年了,党国应该明了莫斯科不是天堂,华盛顿更不是。 苏联解体与...
3.5,如果作者不频繁的在中国问题上刷存在感(毕竟要恰饭的嘛)可以拿4星,当然本书还是一本不错的通俗读物。第一章围绕古典与现代民主,指出自由与宪制限制了民主,代议与抽签相比是一种更保守更具有贵族色彩的手段。第二章非常好,民主化与民主稳定需要分开讨论,经济发展与民主化的关系非常复杂(雪瓦斯集的m型理论我比较认同),阶级与民主化有现代化(资产阶级)与阶级理论之争。文化与民主发生关系的媒介有:公民文化,政治容忍,生活满意度,解放价值(自由,容忍,参与)。公民社会,社会资本(信任),国家有效性(强制,汲取,濡化,规管,统领,再分配)与民主稳定有关。第三章作者对多数制与总统制,两党制攻击非常有力,sntv容易造成党内派阀林立。第四章探讨民主实效,诸如经济之类的,难免带有很强意识形态色彩
评分作者很激动,嗯。
评分政治学入门书籍。民主的起源中对“共和”与“民主”作了较为清晰的区分
评分王绍光认为西方的代议制不是民主是选主,得到的诸如代议制好于总统制,多党制好于两党制,抽签好于选举等等。文章里关于诸如政治文化和民主化程度,经济水平与民主化程度罗列了大量数据与图表,但遗憾的是数据之间并没有体现出任何相关性,而且中国和美国往往都是特例…刚开始看挺有意思的,后面的讨论并没有给出答案
评分高级五毛的必备书籍,比张维为之流水平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可是第一讲第四讲还是有很多观点不敢苟同。 说民主社会幸福度不高,那是人家民主政体之间的内部对比,让他们和非民主国家来比较下,怕是幸福感一下子上去了。这样无意义的说民主和幸福的关系水平和央视问晨练的北京大爷:您幸福吗?水平差不太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