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作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是时政类超级畅销书。
塞缪尔·亨廷顿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Albert J.WeatherheadⅢ)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起人与两主编之一,美国政治学会会长。有大量学术著作及论文问世。
虽然此书写作距今已有25年,却依然很有意义,时间甚至为书中观点提供了更多的证据。书中附录貌似公允的评论,看来仍是一副中庸面孔,所谓以“他只抓住了认同感冲撞的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大文化内部的认同冲突要远远多于大文化之间的认同冲突”,质疑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
评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是已故哈佛著名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著作,该书成于90年代,试图给出冷战后国家间冲突的一般范式。现在看来,该书对2000年以来西方和穆斯林世界之间围绕恐怖主义为中心的冲突有很好的解释,而书中指出“埃及、叙利亚、突尼斯等主要阿拉伯...
评分http://www.douban.com/note/181102313/ 一、 首先不能说该书全无道理,至少它对现实政治里面的冲突是理顺了的,假若人们真的产生了对立感,一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隔绝,好象成为了异在于某文明的杂质,这一方的文明必然会作为一个整体反抗外来的侵蚀和压迫,这既合乎此书的道...
评分一个月之前的那个周末,受晓立之邀,我到她家吃午饭。那天的收获除了见到了这位数年未见的老同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我从她家搬回了接下来要讲的这本书——《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为何我会选择此书并仔细精读?答案大抵与作者所提出的“为何我的文章在世界上引起了这么...
评分http://www.douban.com/note/181102313/ 一、 首先不能说该书全无道理,至少它对现实政治里面的冲突是理顺了的,假若人们真的产生了对立感,一方感到深深的孤独和隔绝,好象成为了异在于某文明的杂质,这一方的文明必然会作为一个整体反抗外来的侵蚀和压迫,这既合乎此书的道...
已令数以万计的男性朋友在寝室学术研讨会上装逼成功
评分本书成功预测了乌克兰的分裂,以及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911,伊拉克战争等等,作为一个政治学家的亨廷顿非常伟大,但也有其局限性对东亚文化圈把握不够精准,但已经是很不简单了,如何给一本经典不评五星,真的不容易。
评分伊斯兰文明的部分,大概很多人都会点头;中国的那部分,大概都希望是聪明人的发蠢吧。
评分李慎之的评述文章《数量优势下的恐惧》非常精彩
评分半年多前看的,当时没写,可能就不会写了。现在看来当然处处是坑,但当时也是引领新范式的典范性作品。冷战结束,“大失败”“历史终结”后,世界政治并未出现他们想象的美好图景,大失败走向大失控,但既然不能再用意识形态要素解释,就只能从文明论角度解释。策略性地提起其它文明,核心却依然是西方中心式的,不惜自欺欺人地把世界划分为一个统一的西方(?)和所有非西方部分(?)。所有问题也不如说是“西方权力和特权衰落”,失去了支配力的产物。实际上,文明的界限由政治决定,争端的背后依然是经济利益,宗教诞生与复兴背后都有着政治和经济的考量,他论述的几大文明也是从政治考量,不然你无法理解为何小小日本也算几大文明之一。书中对中国和伊斯兰文明时时处处地警惕,当然也是因为有可能对其形成威胁,可与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对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