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邓晓芒 中西文化 比较哲学 灵之舞 文化研究 文学哲学文化 文化
发表于2025-02-10
灵之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夜晚睡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极少有人像《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这样系统地考虑过。作者以中西文化心理的历史比较为经,以对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由等哲学概念的分析为纬,层层推进,最终落实到一代中国人的自我分析、自我咀嚼和自我反省之上。全书笔触细腻,观点锐利,既保有陈述的严谨,又于思想的喷薄中呈现温情般的关怀,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进取和开拓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态度。
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人生即艺术,它最本质的特点即创造,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天才表演,他永远不会满足,永远留有遗憾和苦恼,因为他本来就由苦恼而来,由痛苦而生,但它永远以新的姿态去创造,以解除这苦恼,沉醉于如痴如狂的瞬间,去体验人生之庄严极境的狂喜。
评分套了一个人格表演观,下面还是表面化的中西哲学比较,整体看架子搭得不错,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开头一章融入了个人色彩和亲身经历,感染力强。后两章趋于抽象演绎。对传统儒家求“诚”的批判,对人格表演的肯定和褒扬倒改变了我的旧有想法,甚至对广播制作的思路也有启发。原想再读一遍,罢了。
评分: B825/7464-1
评分那一代男女作家写作经常陷入自我满足自我欣赏的排比句。
评分在毕业季的琐事如山中,在宴饮与残灯照空局后,我能夜夜偷得空闲,在老图里慢慢把这本书看完,心境湛然。灵之舞,灵之旅,名号而已,邓晓芒参透背后那种略微苦涩的滋味,非常难得。
站出来生存——这是直接的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是人现身世界的一刻,在这场被抛入的表演中,人终于从黑暗的台后来到台前。自我是一个需要被呈现出来的状态,表演成为了选择,在这里自由第一次从自我与我的间隙中生长出来。自我意识到这是一场表演,并决定着“我”在其中扮演的...
评分用4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本,虽然有很多错别字,但是语言的平易、逻辑的严谨、思想的深刻、批判的彻底,已经力透纸背,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这本书写于80年代末(1988)。通过这本书,可以窥见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对于自由的认识和向往,对于传统的反思和...
评分凝视神秘,说不可说 ——为邓晓芒《灵之舞》新版作 (郭勇健) 人称“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的黑塞,在他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借雕塑家歌尔德蒙之口,道出了他对许多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不满:“它们缺少一点...
评分原载《文景》2010年1、2月合刊 浅显易懂的书不一定有益身心,挑战阅读能力的书倒有可能会改变人的一生,这个道理无论对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适用。就拿哲学著作来说,很多德国人初读康德和黑格尔时仿佛在读中文,我的一位日耳曼书虫朋友告诉我他一生只有两次把书...
评分用4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本,虽然有很多错别字,但是语言的平易、逻辑的严谨、思想的深刻、批判的彻底,已经力透纸背,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这本书写于80年代末(1988)。通过这本书,可以窥见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对于自由的认识和向往,对于传统的反思和...
灵之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