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之舞

灵之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邓晓芒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0
价格:29.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32136247
丛书系列:思想文丛/此岸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邓晓芒
  • 中西文化
  • 比较哲学
  • 灵之舞
  • 文化研究
  • 文学哲学文化
  • 文化
  • 奇幻
  • 灵异
  • 心灵成长
  • 超自然
  • 神秘
  • 东方玄幻
  • 冥想
  • 意识觉醒
  • 灵魂之旅
  • 命运之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夜晚睡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极少有人像《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这样系统地考虑过。作者以中西文化心理的历史比较为经,以对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由等哲学概念的分析为纬,层层推进,最终落实到一代中国人的自我分析、自我咀嚼和自我反省之上。全书笔触细腻,观点锐利,既保有陈述的严谨,又于思想的喷薄中呈现温情般的关怀,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进取和开拓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态度。

作者简介

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作为内在表演的自我意识
第一节 真诚、虚伪与自欺
第二节 忏悔与羞愧
第三节 移情与拟人
第二章 作为外在表演的人格
第一节 孤独意识:距离感与恶心
第二节 责任和罪过
第三节 尊严
第三章 作为人格表演过程的自由
第一节 任意性、自由意志与选择
第二节 自律
第三节 自由感
结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生是一场表演,是一场特殊的表演,因为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还是观众。 ——邓晓芒 最近常常在想邓晓芒笔下撕裂了的人,人把自己撕裂成主我和客我。我没法像范云飞那般冷眼旁观提纲挈领写读书笔记,所以还是用用观众的身份同时进入书中扮演一个角色来导演这篇迟到了很久...  

评分

用4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的电子版本,虽然有很多错别字,但是语言的平易、逻辑的严谨、思想的深刻、批判的彻底,已经力透纸背,甚至让人不寒而栗。 这本书写于80年代末(1988)。通过这本书,可以窥见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对于自由的认识和向往,对于传统的反思和...  

评分

人称“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的黑塞,在他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借雕塑家歌尔德蒙之口,道出了他对许多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不满:“它们缺少一点主要的特征:神秘。而最杰出的艺术品与梦境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神秘。”我愿把这里的“艺术”二字换成“哲学”...  

评分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易中天曾经推荐给他的学生。 开始看的时候,会有点痛苦,倒不是因为很费解甚至排斥,而是因为他的许多论述推翻了很多我们在传统中国中一直认为是“美德”的东西,他的参照标准时康德-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自命肩扛的是“五四”的“道统”。这种撕裂感是真实...  

评分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易中天曾经推荐给他的学生。 开始看的时候,会有点痛苦,倒不是因为很费解甚至排斥,而是因为他的许多论述推翻了很多我们在传统中国中一直认为是“美德”的东西,他的参照标准时康德-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自命肩扛的是“五四”的“道统”。这种撕裂感是真实...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两次。开始谈哲学的内容不多,后来的内容如无古希腊、古典德国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功底,基本你读懂了也理解不到那个深度去,怕只会与粗俗的中国思想混淆,并列在一个层次上。大体而言,邓主张在自由意志方面启发国人的理性主义。虽同为以自欺为主题,本文则立足文化,在另一个地方的期刊上则提倡忏悔。换言之,他提倡一个评价自我,和表演自我,用评价自己监督表演自我,时刻反省自己,但终免不了自欺,所以时刻需要忏悔。但是,我以为他终没有从人的结构上去解释自欺的原因,立足于文化和费希特的两个自我,终还有论证不严密之嫌。而且大众思想与哲学思想毕竟不同,虽大众思想表现于哲学,但终有区别。以哲学代中西人格是否偏远狭隘?但本书毕竟给我很多启发,同时个别例证我亦未完全同意。建议有一定哲学功底的青年不妨读读。

评分

小学时从@会哭的狗 那里看到这本奇书

评分

读了两次。开始谈哲学的内容不多,后来的内容如无古希腊、古典德国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功底,基本你读懂了也理解不到那个深度去,怕只会与粗俗的中国思想混淆,并列在一个层次上。大体而言,邓主张在自由意志方面启发国人的理性主义。虽同为以自欺为主题,本文则立足文化,在另一个地方的期刊上则提倡忏悔。换言之,他提倡一个评价自我,和表演自我,用评价自己监督表演自我,时刻反省自己,但终免不了自欺,所以时刻需要忏悔。但是,我以为他终没有从人的结构上去解释自欺的原因,立足于文化和费希特的两个自我,终还有论证不严密之嫌。而且大众思想与哲学思想毕竟不同,虽大众思想表现于哲学,但终有区别。以哲学代中西人格是否偏远狭隘?但本书毕竟给我很多启发,同时个别例证我亦未完全同意。建议有一定哲学功底的青年不妨读读。

评分

套了一个人格表演观,下面还是表面化的中西哲学比较,整体看架子搭得不错,有强烈的启蒙色彩。开头一章融入了个人色彩和亲身经历,感染力强。后两章趋于抽象演绎。对传统儒家求“诚”的批判,对人格表演的肯定和褒扬倒改变了我的旧有想法,甚至对广播制作的思路也有启发。原想再读一遍,罢了。

评分

读了两次。开始谈哲学的内容不多,后来的内容如无古希腊、古典德国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功底,基本你读懂了也理解不到那个深度去,怕只会与粗俗的中国思想混淆,并列在一个层次上。大体而言,邓主张在自由意志方面启发国人的理性主义。虽同为以自欺为主题,本文则立足文化,在另一个地方的期刊上则提倡忏悔。换言之,他提倡一个评价自我,和表演自我,用评价自己监督表演自我,时刻反省自己,但终免不了自欺,所以时刻需要忏悔。但是,我以为他终没有从人的结构上去解释自欺的原因,立足于文化和费希特的两个自我,终还有论证不严密之嫌。而且大众思想与哲学思想毕竟不同,虽大众思想表现于哲学,但终有区别。以哲学代中西人格是否偏远狭隘?但本书毕竟给我很多启发,同时个别例证我亦未完全同意。建议有一定哲学功底的青年不妨读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