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抢救生命似乎是医学的天职与成就,然而努兰1993年出版《死亡的脸》时即对这种陈旧的观点提出批判,医者不应是疾病的征服者,人类通往死亡之途的最后旅程,应得到尊严的对待。善终是每个人追求的圆满结局。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努兰认为,死亡的艺术,也是生的艺术。死亡的脸,处处是生命的表情。要使善终不成为神话,就必须了解死亡,面对死亡。
《死亡的脸》剖析人体每一处组织,讲述每一个惊心动魄的手术过程,努兰通过六种常见的致命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老化、阿兹海默症、艾滋病与癌症,再加上意外等其他原因,描述人类经历死亡的共通过程,赤裸裸地描绘了生命走向衰亡的过程中不堪的、痛苦的、触目惊心的情状,把“死亡在生物学和临床学上的真实面貌呈现出来”。
不论是何死因,临终总伴随着饥饿、窒息与巨痛。正如生之不易,离开也同样困难。努兰认为,最了解死亡的恐怕是诗人与哲学家,不是医生。因此在《死亡的脸》出版二十多年之后,努兰仍大声疾呼,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必须学习放慢速度,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
国内医学人文畅销书《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诚挚推荐、倾情作序。
舍温•努兰(Sherwin Nuland)
l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问诊过万病人
l 耶鲁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医学史、医学伦理学教授
l 《纽约客》《纽约时报》《时代》《纽约书评》专栏作家,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得者
l TED演讲人
l 他站在医学的角度用哲学家的宽厚和历史学者的审慎、清晰地阐述了生与死的定义、生与死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境界,让这个本来属于医学领域的话题,具有了浓厚的哲学、伦理学的意味。
越几章感觉不错,后面越看越拍案叫绝。 p1 我们在自然面前以手掩面,却仍将手指稍微分开一点点,因为我们心中有某种欲望,使我们无法不去偷窥死亡之貌。 我们撰写死亡的脚本,渴望它们在垂死亲人的身上演绎,而他们的表现通常也很符合我们的期望。 相信死亡应该有尊严,是我们...
评分看到这本书是很偶然的。医学院的期末,总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离开枯燥的教科书,来到书架间徜徉,便看到这本书。 医学院的学习中,死亡仿佛是触手可及的实体,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的概念。医者不能回避死亡,医者对于死亡的感触不可谓不深。但是医生对死亡既要有感...
评分一个人可能活得很久,却只活了一点点。这世界有太多事都是不确定的,而这一件是唯一确定发生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是经历也是成长,而全面正视了解死亡所教给我的,是要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过得更有意义,尤其对我这样掌控欲极强的人来说,必须从始至终都按自...
评分这本书是一个外科的同学推荐给我的。他读书质量是我非常信服的,毫不犹豫,从当当买了。读过之后,推荐给朋友,至少6个人也从当当买了。 努兰的书,医生看来,尤其是外科医生,会点头说:对对对,就是这样子。医学生看来:天哪。医学知识可以写的这么吸引人!简直是侦探小说。...
评分死亡有几种面目?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舍温·努兰在《死亡的脸》中探讨了几种常见疾病,从伦理学的角度解释死亡。而作品的英文原名则更触目惊心:How To Die。 不过神奇的是,尽管在阅读这部作品时几度流泪,却全然不是因为对死亡的恐惧或是痛苦的回忆,反而是温暖、感动、祝福...
2.15读完的 最重要的是更能理解爷爷了,希望以后自己能更加妥善地面对疾病中的他人
评分2017年已读084:本书从生物学与病理学层面揭示了死亡的真相以及生与死的关系,作者如实呈现了衰老与病痛对肉体的侵蚀,以及在这过程中生命的逐渐崩解与凋零。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种死亡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一名医生,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提出现代医学手段在对抗死亡方面的无能无力,呼吁赋予患者死亡的尊严,而不是被徒劳无功的治疗摧残、被无谓的“希望”误导,这一点可以和阿图·葛文德《最好的告别》对照着看。对死亡真相的呈现与了解,才更有助于我们在限制中选择自己想要的死亡方式,而选择如何离开这个世界,同样需要智慧。
评分其实死亡是个中性事件,是每个人都逃不了的必然宿命,只不过有时过于夸大了死亡的恐惧,使人不敢面对死亡。也许,了解死亡,向死而生才是一种较好的生活态度。
评分写得太感性,几度把我看哭了
评分既能了解到许多医学知识,也能在作者分享的故事中对生命有所感悟。很棒的书。书中的故事几度让自己落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