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藝術曆來引起美學傢們的極大興趣。在尼采之前,德國啓濛運動的代錶人物均以人與自然、感情與理性的和諧來說明希臘藝術繁榮的原因。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一反傳統,認為希臘藝術的繁榮不是源於希臘人內心的和諧,而是源於他們內心的痛苦和衝突:因為過於看清人生的悲劇性質,所以産生日神和酒神兩種藝術衝動,要用藝術來拯救人生。尼采的美學觀影響瞭一大批作傢、藝術傢的人生觀及其作品的思想內容。
弗裏德裏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著名德國思想傢,詩人哲學傢。他宣告:“上帝死瞭!”徹底動搖瞭西方思想體係的基石,他高蹈的“超人哲學”與酒神精神産生瞭巨大影響。他的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強力意誌》等。尼采既有哲學傢的深遂洞見,又有詩人的澎湃激情。深受他影響的思想文化巨人,有蕭伯納、弗洛伊德、加繆、薩特、海德格爾,梁啓超、魯迅等。
楊恒達 留學德國波恩大學,學習比較文學與德國文學。1992年在美國Towson State University 任客座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人文化研究所所長,美國Consortium Universities 駐北京文化教育項目北京中國學中心高級學術顧問,中國作傢協會會員,北京市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專著有《企業的良心》(1990),《尼采美學思想》(1997),《詩意的叛逆》(2002)等。主要譯著有盧卡奇《小說理論》(1988),德裏達《立場》(1998),《尼采散文》(2001)等。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可以被认为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的,即悲剧的诞生;悲剧的消亡;以及悲剧可能复活吗?这里我仅对于悲剧的诞生这个问题写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在书的一开始,尼采便介绍了两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即阿波罗的造型艺术以及狄奥尼索斯的非造型艺术,而艺术的进...
評分宇宙和人类生命,像叔本华说分析的,含有意志(will)与意象(idea)两个要素。有意志即有需求有情感,需求与情感即为一切痛苦悲哀之源。人永远不能由自我与其所带的意志中拔出,所以生命永远是一种痛苦。生命痛苦的救星即为意象。意象是意志的外射或对象化。有意象则人取得超然...
評分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評分最近带着学生读《悲剧的诞生》,才发现做学生时说得极其顺嘴,其实根本未解其意的那些名词真正到了自己讲的时候,要讲得朴素清晰并不那么容易。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将艺术,也是自然的两种冲动归纳为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冲动,前者代表着梦,后者代表着醉。而古希腊的悲剧...
評分读书时我就疯狂着迷尼采的思想和作品,老师只是在课上无意推荐过一次,让我们阅读不同译本,对比不同的思想背景和翻译风格,领悟译者所传导的不同思想和意境。那时候,我经常泡在图书馆里,一整天不出来,图书馆能找到的和尼采相关的书籍,一本都不放过,那时的满足和兴...
翻譯生澀。還是得看周國平啊…
评分譯作
评分高中時看的 嗬嗬 不是很懂啦
评分So much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needed for this book. 不讀希臘神話讀這本書就是大悲劇。 與其叫做<悲劇的誕生>, 還不如叫做<酒神的誕生>。 日神是道德與理性,酒神是意誌與欲望。 人的最終目的應是實現自己、實現個人意誌和欲望,這是無法壓製的衝動。 應承認利己。 悲劇無非是人的本性。 藝術是個人境界的極端。 崇尚音樂和神話,反對歌劇以及無所不能的理性樂觀主義。 言語是無法形容與錶達音樂的。任何依附於音樂之上的事物都是毫無意義的、是用以迷惑、擾亂意誌的。 雖然尼采極力反對道德,聲揚悲劇和痛苦,但是事實上他更希望人們看穿自己本性,更直接地去感受情感,去擺脫外在論理的束縛,去追求積極與美好。 於2012.5.12
评分終於讀完瞭!每天讀兩頁!太痛苦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