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已出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中国思想史(套装全三册)》: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20世纪90年代,年轻一代学人葛兆光先生不满于传统精英思想史的研究,提出一般思想史的看法。葛兆光既不赞成哲学史即思想史,又不赞成传统中国思想史“可以包容哲学、意识形态、逻辑学说乃至政治、法律、科学”的包罗万象的写法,而且他特别反对把思想史写成精英和经典的思想史...
评分这本书也是刚刚看到第二册,偶有所得,暂记于此。我并不是一个学者,虽然曾经想做一名学者。拿消遣的意味看这种理论书,别有滋味。第一册,关于方法论,我想我看到了作者的一些苦心。中国的政治学在文革的时候被取消,虽然大家批周公的时候,苦学了一些法家知识,但中国古代...
评分从毕业的人群中我已能窥见自己一年后的情形。如果说我读研的一大遗憾,大抵就在于未听先生的话去做清水江文书,这使得三年未能恒守一个研究方向,而茫然自行摸索治学路径。而若说读研有一大收获,恰也正在于此,先生学问以义理、考据为旨,以涵咏心性为依归,正因没有入文书研...
评分花了5天吧。2012的春节就这么过了。 作为一个熟而俗透了的中人,这么一本学术的书,难得看完了。并挟其余勇,把两版西方哲学史也看完了。然后现在从色诺芬的回忆苏大侠开始看西哲。 导论看得心里激荡,然后是第一卷。第二卷觉得力有不逮,不知是看者疲劳,还是作者也累了,觉...
评分我在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中发现了史学大家作品的特点:其一,他在引经据典时的细致和大胆,足以见得作者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倒不一定非得证明自己有何等渊博的思想。其二,他的作品介于或者是错综于国学,史学,考古学,甚至哲学之间,他必须找到自我的核心部分,才能使...
大学时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感觉姓葛的无非说了些当时的老百姓信土地拜菩萨之类的狗皮膏药,哪有什么思想啊。可后来在年鉴学派文化史的冲击下我改变了看法。其实,与先锋思想家相比,普通人的思想史同样需要尊重和书写。我老婆喜欢读蒋勋,我岳母喜欢看于丹,这难道不是活生生地普通人的思想史?
评分大学时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感觉姓葛的无非说了些当时的老百姓信土地拜菩萨之类的狗皮膏药,哪有什么思想啊。可后来在年鉴学派文化史的冲击下我改变了看法。其实,与先锋思想家相比,普通人的思想史同样需要尊重和书写。我老婆喜欢读蒋勋,我岳母喜欢看于丹,这难道不是活生生地普通人的思想史?
评分看着看着就走神了。。。弃了写作方法的小册,断断续续囫囵吞枣一个来月才看完,不容易唉…不过,写得真好。
评分大学时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感觉姓葛的无非说了些当时的老百姓信土地拜菩萨之类的狗皮膏药,哪有什么思想啊。可后来在年鉴学派文化史的冲击下我改变了看法。其实,与先锋思想家相比,普通人的思想史同样需要尊重和书写。我老婆喜欢读蒋勋,我岳母喜欢看于丹,这难道不是活生生地普通人的思想史?
评分大学时读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感觉姓葛的无非说了些当时的老百姓信土地拜菩萨之类的狗皮膏药,哪有什么思想啊。可后来在年鉴学派文化史的冲击下我改变了看法。其实,与先锋思想家相比,普通人的思想史同样需要尊重和书写。我老婆喜欢读蒋勋,我岳母喜欢看于丹,这难道不是活生生地普通人的思想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