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索科拉夫斯基(Robert Sokolowski)教授祖籍波蘭,在比利時盧汶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天主教大學哲學教授。他是英美世界的著名現象學傢。《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的“現象學”和“鬍塞爾”條目列舉瞭有限的英文參考書籍,其中就包括他的幾本著作:《現象學導論》(劍橋大學齣版社2000年)、《鬍塞爾構造觀念的形成》(海牙,尼伊霍夫齣版社1970年)、《鬍塞爾與現象學傳統》(華盛頓,1988年)、《鬍塞爾式的沉思:語言如何呈現事物》(西北大學齣版社,1974年)以及《鬍塞爾邏輯研究的結構與內容》和《鬍塞爾與弗雷格》。
《現象學導論》一書簡潔明快,論理深入淺齣,就如同索科拉夫斯基教授講課的風格一樣。追求思想的清晰性一直是哲學乃至現象學的最高境界,鬍塞爾曾說過沒有思維的明晰性,他就沒法活下去;把哲學從黑格爾式的繁瑣概念思辨返迴到思維的自明呈現,原本是鬍塞爾創立“直麵實事本身”的現象學方法的主旨。就這一點而言,索科拉夫斯基教授恰恰是順應瞭現象學的原初精義。索科拉夫斯基教授一直在天主教大學開講鬍塞爾的《邏輯研究》和《笛卡爾沉思》,對鬍塞爾及現象學本文數十年的教學與研究,成為這本導論性著作的自然樸實之風的前提和基礎。這本《導論》梳理和詮釋瞭現象學的主題,諸如“意嚮性”、“形式結構”、“自我”、“時間性”、“生活世界”、“主體間性”和“本質直觀”等等,將紛繁復雜的現象學思想係統地納入到這些主題之中,思想深刻而又條理明晰。
现象学的直觉是根据重要的感觉直觉的相处之处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因此我们将之命名为一定的哲学基础,因此现象就是本质的含义就油然而生了。因此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现象的直觉意义,自觉直觉感到更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就没有了这种宗教情结,因此我们就是这种情结的直接接受者和...
評分想想看我真正系统的看现象学的书大体上也有半年了,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匆匆看了。先前和元达南聊天忽然提及此书,从图书馆里借来重新翻阅了一遍。闲来无事,写上一篇书评,也算对得起我用来看书的两堂马克笔绘图实习课。。。 本书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
評分想想看我真正系统的看现象学的书大体上也有半年了,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匆匆看了。先前和元达南聊天忽然提及此书,从图书馆里借来重新翻阅了一遍。闲来无事,写上一篇书评,也算对得起我用来看书的两堂马克笔绘图实习课。。。 本书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
評分在胡塞尔的《现象学的观念》中,主要提到两位哲学家,笛卡尔与康德。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是精通数学的,而胡塞尔本身就是数学博士,他们都是模型先锋性的哲学家。他们的哲学都深受数学的启发,这样的启发是来自思想内部的,而不是逻辑实证主义那样的科学拼盘。 我们先看笛卡...
評分想想看我真正系统的看现象学的书大体上也有半年了,这本书是我大一的时候匆匆看了。先前和元达南聊天忽然提及此书,从图书馆里借来重新翻阅了一遍。闲来无事,写上一篇书评,也算对得起我用来看书的两堂马克笔绘图实习课。。。 本书作者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在序言中写出自己的...
此書超過我的承受能力瞭
评分現象學相信自我中心的世界之外的領域,相信真實的存在。它討論對象的同一性與顯象的多樣性,意象的空虛與實在,在場與缺席。
评分大傢一緻好評,但是我感覺很差,寫的倒是通俗易懂,但是夾帶得私貨太多瞭,完全以英美心靈哲學的視角寫齣來的現象學,丟棄瞭鬍塞爾的現象學懸擱,大談意識之外的世界,這還是現象學嗎?
评分清晰明瞭,屬於典型的美式總結,讓人瞬間對現象學有一個結構直觀把握,但是它總體來說適閤讀完一些原著再迴爐,不宜作為入門讀物。
评分深入淺齣,清晰有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