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采访,与其说取决于被访者的水平和口才,不如说看记者肚子里有多少货色。作为《南方人物周刊》的主笔,李宗陶的成功,来自于她的灵感加好学。
灵感是先天的,天资愚笨,后天再如何努力,也终究有限。看她采访录中那些知性与感性交错的好问题,就明白这个女孩的灵性。她出生于书香之家,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她读了一所工科学校。毕业以后弃工就文,改行当记者。没有受过新闻系的刻板规训,反而让灵性尽情发挥,淋漓尽致。
不过,灵气再足,也有挥霍一空的时候。好在她对文学、历史与宗教哲学有近乎膜拜的热忱。买书、读书、写作,成为她最大的癖好。她的每一次采访,都做足了功课。事后将录音全部整理出来,沙里淘金,提炼出最出采的篇章,如同王世襄老人下厨,一斤菜要掐掉七两,只留那一点点嫩尖,炒成美肴。
——许纪霖
喜爱这书最根本的情结在于它说出了许多我想说的话。也喜欢将“作者”更改为“采写人”。记者出身的她充当了一个比较客观地记录人,执笔,选择了36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识界的中坚分子进行访谈,用黑白的平面影像和原始的讲述将他们最纯的真心平铺在读者面前。他们热爱中国,...
评分有的记者写文章,像白开水那样,寡淡,李宗陶不同,她是笔锋常带感情;有的作家写文章,像一段彩布,绚丽多彩得有点虚浮,李宗陶不同,她冷静克制得很专业,所以,她是一位作家型的记者。 这本书是她的在任《南方周末》主笔期间的人物采访结集,列了36位知识人,显然这是有意...
评分一气读完《思虑中国》,是因为信了许纪霖所讲,国内记者中专跑文化人、知识人的,写得最好的一个是李怀宇,一个是李宗陶。 李怀宇的《访问历史》先一步面世,读过,偶有一两篇惊艳的,那是因为访问者与被访者相熟,时间长了便有点忘年交的意思,所以年轻时候的恋爱史也愿意谈...
评分喜爱这书最根本的情结在于它说出了许多我想说的话。也喜欢将“作者”更改为“采写人”。记者出身的她充当了一个比较客观地记录人,执笔,选择了36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识界的中坚分子进行访谈,用黑白的平面影像和原始的讲述将他们最纯的真心平铺在读者面前。他们热爱中国,...
评分有的记者写文章,像白开水那样,寡淡,李宗陶不同,她是笔锋常带感情;有的作家写文章,像一段彩布,绚丽多彩得有点虚浮,李宗陶不同,她冷静克制得很专业,所以,她是一位作家型的记者。 这本书是她的在任《南方周末》主笔期间的人物采访结集,列了36位知识人,显然这是有意...
好多八卦
评分普图借 外公家看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241330/
评分09年读的,当时是沈茜学姐借我读的,读后忘记还她了~~
评分好多八卦
评分不知是不是受序言影响,我也觉得李宗陶采访文化人的几篇,比后面采访艺术家的要精彩,另个人感觉,问题提的比叙述好。可惜文化人里很多都是文字采访,表达是精准了,却少了访者和被访者现场的思想碰撞。很欣赏作者的态度,不了解谈何提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