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

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维明
出品人:
页数:208
译者:
出版时间:2009-01-01
价格:2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100968
丛书系列:人文大讲堂
图书标签:
  • 杜维明
  • 哲学
  • 社会学
  • 新儒学
  • 访谈
  • 现代性与物欲的释放
  • 文化研究
  • 文化
  • 现代性
  • 物欲
  • 消费社会
  • 文化批判
  • 个体意识
  • 欲望解放
  • 社会异化
  • 物质主义
  • 精神危机
  • 后现代思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现代社会以日益复杂的制度和日益发达的媒体激励,劝诱人们以努力赚钱、及时消费的方式追求人生意义,其价值导向的实质是物质主义。著名学者杜维明和卢风在对话中着力探讨如此粗俗的价值观何以能成为强有力地影响制度的主流价值观。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一 讨论的话题
启蒙与中国思想
现代性的价值导向
现代社会的制度安排
文明的可比性问题
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
哲学与生活之道
---
二 现代人的意义追求
人总是追求意义的
经济人或理性人
西方的慈善事业
现代企业家和现代企业
尊重他人的自主性
思想精英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当代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梦
现代制度与经济主义
公平与效率
多元性与差异性
---
三 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物质主义
民主与物质主义
社会不应市场化
资本的逻辑
民主的多面向和恶质化
现代性的去道德化倾向
现代性价值导向的错误和危险
宗教与物质主义
---
四 “为己之学”和个人责任
仁爱的外推
孔颜之乐
儒家的“心术”与礼法
第二轴心时代
事实与价值的二分
儒家的根源性智慧
---
五 体知与思想方法
儒家的体知
反对排斥性的二分法
科学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儒家之敬畏
赞天地之化育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
自力与他力
---
六 “天人合一”与儒家的终极关怀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
“天”与终极实在
人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凡俗的神圣与神圣的凡俗
进步主义
轴心文明的超越突破
自由主义的进步主义
欧洲中心论与美国中心论
---
七 文明进步与进步主义
科学、艺术进步与道德进步
儒家的历史观
资本主义与道德进步
自我道德与公共道德
个人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
公与私的相对性
经济增长并非绝对好
不同文明的具体比较
“天下”观念和普世价值
涵盖性、整体性的人文精神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英国读研时,我的某位教授曾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说:我们不应当把学者的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混为一谈,尤其是对于国内学术界习惯性地把生活经历当作学术讨论的开头,让我的这位教授感到莫名其妙。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私生活与讨论的内容(他的理论)无关,而且这么做容易使听众...  

评分

在英国读研时,我的某位教授曾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说:我们不应当把学者的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混为一谈,尤其是对于国内学术界习惯性地把生活经历当作学术讨论的开头,让我的这位教授感到莫名其妙。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私生活与讨论的内容(他的理论)无关,而且这么做容易使听众...  

评分

昨晚开读,睡前读了1/3不到,爱不释手。 对当今社会物欲泛滥、拜金主义的根源归结于自由平等的立论,确有道理。待全书读毕再写感想。 力荐!力荐!  

评分

在英国读研时,我的某位教授曾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说:我们不应当把学者的生平经历与学术研究混为一谈,尤其是对于国内学术界习惯性地把生活经历当作学术讨论的开头,让我的这位教授感到莫名其妙。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私生活与讨论的内容(他的理论)无关,而且这么做容易使听众...  

评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什么是大众的最高价值,是钱,是各种形形色色的物质。人们早已淡漠了美,忘记了善,失去了真。过年了,听听孩子们的祝福语,大都就是恭喜发财。孩子们已经被这个社会同化了,未来的一代、两代……我想是最受幸福考验的几代。

用户评价

评分

2016.1.13

评分

人大出的這套書感覺還蠻不錯的,第一本念的「理想國講演錄」作為古典入門,很有意思。這本書的兩位作者之前都有接觸過,盧老師的思考偏重自然,他解決現代性帶來問題的方法是把從前的「自然」神找回來。也是,倘若一定要有一個觀念作為不可破的信仰的話,我也認為「自然」比起「上帝」、「理性」、「意志」、「絕對精神」等要好得多。這種生存方式,比起惶惶乎的後現代哲學要踏實不少。杜先生的發言,感覺汪洋恣肆,盛氣臨人,或是哈佛病也未可知。其對於儒家和基督教的比較,倒是頗有洞見,如神聖與凡俗的關係等。書中另外感興趣的有兩點:一是民主社會是否一定導向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二是伊比鳩魯、盧梭、梭羅、愛默生、蒂里希等所傳承的,作為生活藝術而非專業行話的哲學。個人覺得,這樣的哲學才有價值。

评分

谈的大多不离伦理学的话题。

评分

读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的地方太理想化,回到生活中才发现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已经渗透扩散的有形。

评分

无逻辑无头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