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境况

人的境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汉娜·阿伦特
出品人:
页数:309
译者:王寅丽
出版时间:2009-01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083035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哲学
  • 汉娜·阿伦特
  • 阿伦特
  • 政治哲学
  • 社会学
  • 政治学
  • 思想
  • 政治
  • 人的境况
  • 政治哲学
  • 人类学
  • 存在主义
  • 自由
  • 行动
  • 公共生活
  • 现代性
  • 批判理论
  • 社会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通过对劳动、工作和行动;权力、暴力和体力;地球和世界,以及财产和财富等诸概念的区分,强调了人在面临现代社会高度科技化、自动化和经济现代化情境下,仍然具有的“复数性”和开端启新的行动能力,从而重树人们对于人类事务的信念和希望。这本曾被欢呼为“参与式民主的教科书”,将批判的目光投向我们当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时隔50年,这《人的境况》的原创性仍然像当时一样令人瞩目,并能激发起新的思想和讨论。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导言玛格丽特·加诺芬
前言
第一章 人的境况
第一节 积极生活与人的境况
第二节 “积极生活”的术语
第三节 永恒对不朽
第二章 公共和私人领域
第一节 人:一种社会的或政治的动物
第二节 城邦与家庭
第三节 社会的兴起
第四节 公共领域:共同
第五节 私人领域:财产
第六节 社会的和私人的
第七节 人类活动的定位
第三章 劳动
第一节 “我们身体的劳动和我们双手的工作”
第二节 世界的物性
第三节 劳动和生命
第四节 劳动与繁殖
第五节 财产和财富的私人性
第六节 工作的器具与劳动分工
第七节 一个消费者社会
第四章 工作
第一节 世界的持存
第二节 物化
第三节 工具性和劳动动物
第四节 工具性和技艺人
第五节 交换市场
第六节 世界的恒久性及艺术品
第五章 行动
第一节 行动者在言行中的彰显
第二节 关系网和被讲述的故事
第三节 人类事务的脆弱性
第四节 希腊的解救之道
第五节 权力与显现空间
第六节 技艺人与显现空间
第七节 劳工运动
第八节 制造对行动的传统取代
第九节 行动的过程性质
第十节 不可逆性和宽恕的力量
第十一节 不可预见性和承诺的权力
第六章 积极生活与现代
第一节 世界异化
第二节 阿基米德点的发现
第三节 普遍科学对自然科学
第四节 笛卡尔式怀疑的兴起
第五节 内省和共同感的丧失
第六节 思想和现代世界观
第七节 沉思与行动的倒转
第八节 积极生活内的倒转和技艺人的胜利
第九节 技艺人的失败和幸福原则
第十节 生命作为至善
第十一节 劳动动物的胜利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谈行动(action)之前,让我们先从解脱(releasing)这个概念谈起。 阿伦特的学生,《阿伦特为什么重要》的作者杨-布鲁尔在谈宽恕时,引援了《伊利亚特》结尾的片段。在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并且侮辱了特洛伊英雄的尸体。当晚,特洛伊王普里阿摩斯潜入希腊联军的营帐,祈求...  

评分

评分

在读,读的还比较慢,暂时发一点。 在阿伦特的论述中,善在公共领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善就其本身的非世界性决定了“善功一旦为人所知,变成公开的,就失去了它作为善的特征,失去了它仅仅为着善自身的性质。善一旦公开现显示,就不再是善的了,尽管还可以用于有组织...  

评分

从去年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以来,很多概念开始变的模糊,很多行动似乎没有意义。一开始很不适应,那段时间我总结为阶段性的波动“get stuck”,包括后来稍稍的改变之后,事情走上了我想要去的方向后,这种无意义徒劳感仍然没有改变。我劳作,仅仅作为一种对劳动契约的尊重与兑现,...

评分

在古雅典,公民们通过说服来解决问题,所有的公共事务的解决通过语言而说服。因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存在”和“人是言说的存在”。在阿伦特看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都涉及相同的希腊城邦生活经验;将人作为一种由于懂得相互对话的方法而得以共同生存的动物...  

用户评价

评分

被视为与马克思的直接对话但又对马克思存在诸多误解。主要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暴力是历史的助产婆”“支配他者的人不能获得自由”三方面。阿伦特十分重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思想,认为马思主义是一种反西方政治传统的理论,颠覆了黑格尔,颠覆了思想与行动、沉思与劳作、哲学与政治的传统等级秩序。

评分

书本身晦涩还是翻译得怪怪的呢?

评分

vita activa,是阿伦特最好的一本书,然而仍然不能算是极具原创性的著作……

评分

这本书最有天才气息的地方,其实也只是在于对“行动”所对应的公共领域的人的复数性存在的论述,而这一点,正是对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共在”(mitsein)理论的发挥。它的确将西方思想对“自由”的思考领向了另一个维度,即强调“过程”的行动和制作,而非古希腊推崇的“沉思”。将“过程”与“历史”和“技艺”联系而来,而与“沉思”相对,这也是本书的第二天才之处。

评分

对我个人启发比较大的是书前半部,关于复数的人,劳动与工作,行动的偶然性和宽恕的意外力量。不过感觉其实语言可以不必要那么深涩和绕口。另外是,政治哲学这词真让人讨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