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叙事学(图文版)》讲述了:叙事学是60年代以来在西欧新兴起来的文学理论,由于它采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则,使这门学问显得十分独特,颇多新见;同时在操作中又使人深感其局限性很大。80年代介绍到我国后,一些青年学者趋之若鹜,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多部著作。仅就笔者所见,光以“叙事学”命名的就有4部。但都是综合外国学者的观点写成,最多加些中国文学的引证,处在介绍、搬运阶段。
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的基础上写成的《中国叙事学》,在现代思想的观照下和对西方叙事学的参照下,确立了一种新的立场,一系列新的观点。这就是作者通过对我国古代典籍的细读,钩玄提要,梳理爬抉,发现了不同于西方叙事的我国叙事的文化密码,即叙事与历史相结合的源起,提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叙事中的不同表现原则,发掘了中国叙事智慧之特征。书稿通过对不同于西方叙事中的结构、时间、视角、意象、评点的总体把握、阐幽发微式的探讨,从理论上揭示了不同于西方、对于西方学者甚为陌生的中国叙事学世界,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叙事学原理。
五四以来,随着西方文学理论不断地传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穷尽一生投身于西方文艺理论研究。无论作家、文学评论家,还是大学校园内的师生,多以了解西方文艺理论的多寡评定自我文学理论修养的高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课程俨然成为国内几乎每一所开设了中文系系别的大学本...
评分试问杨先生,您怎么好意思一边宣称要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一边拿一本“汉族叙事学”骗我们说这叫“中国叙事学”呢? ………………………………………………………………………………………………………………………………………………………………………………………………………...
评分 评分结构是一个动词,作者的观念与结构本身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或者更进一步,观念本身就可能是以结构的方式存在,它不是一句哲理,而是一个动态的图式,作为核心,吸引着外在结构。外在结构当然也丰富着内在结构。 意象叙事,这是中国特殊的叙事法,代表着诗骚传...
评分现在写中国叙事学的学者越来越多,本是好事。大多有古代文学背景,对西方文化有了解,但话语体系仍是古代文献为主,视角上也算开阔。叙事结构、视角、时空等主要问题也都涉及,还是有自己的看法,每章最后的几个小节值得一看,有创新。 中国古代文献的确太多,每位学者涉猎不同...
不错
评分四星半,角度和论述都相当新颖独到,这才是真正当得起“中国叙事学”题目的书啊~有些地方逻辑还可以更清晰一些,有的论述可以不那么……“过分理论化”?……
评分finally,总算看完了。。。
评分为了毕业论文(其实挺好看的)
评分这书确实不错,视野开阔贯通天人,只是略显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