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菊与刀

图解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品人:
页数:304
译者:叶宁
出版时间:2009-5
价格:32.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4413840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
  • 菊与刀
  • 文化
  • 社会科学
  • 人文
  • 历史
  • 日本文化
  • 文化评论
  • 菊与刀
  • 文化研究
  • 日本社会
  • 历史哲学
  • 民族性格
  • 社会结构
  • 传统观念
  • 心理分析
  • 文化符号
  • 身份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菊与刀》是一部阐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一位女文化人类学家。二战末期,她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事实证明,书中观点极大地影响了战后的美国对日政策,并且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菊与刀》因其巨大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

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从人类学的角度,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这本书试图找出答案。 距离鲁思写作这本书已经过去50年了。50年,对于日本这个能够轻易从行为上"从一个极端转为另一个极端"(鲁思语)的民族来说,很多表面上的东西也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此书中提到的日本民族的...  

评分

评分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评分

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日本的电子产品是...  

用户评价

评分

日本是一个懂得割裂同时又善于建立的国家,所以他们拥有丰富而极端的世界观,同时又可以遵循严谨自制的行为模式。我们同样被冗长深刻的耻感文化所影响,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坚固的思维围墙去框定这种文化,没有清晰安逸的阶级温床去滋养这种文化。世界观本身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身处其中的人如鱼得水,我羡慕这种被拼凑捏合的却整齐的世界观,如果我们可以学会把痛苦当作是生命的一部分,那生活过起来应该会轻松很多。

评分

挺糙的一个版本。还有我也好奇为啥我爸我妈我老师同学都没一个人象我象书里写的那些人

评分

1946年出版的书,身为人类学家的作者从未去过日本,但却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剖析的如此精确,这本书确实值得仔细去读。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性,对情义、恩情、忠的倔强贯彻,完整充斥在一个日本人的一生之中。这些日本特有的文化也许能说明战国时代为何崇尚下克上,20世纪上半叶为何日本热衷于共荣圈,战时战后为何日本人的想法和行为转变如此之快,为何总有那么多的日本政界高官喜欢参拜那些死人。

评分

不知道现在还能从中借鉴多少。日本的变化也很大了。

评分

1946年出版的书,身为人类学家的作者从未去过日本,但却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剖析的如此精确,这本书确实值得仔细去读。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性,对情义、恩情、忠的倔强贯彻,完整充斥在一个日本人的一生之中。这些日本特有的文化也许能说明战国时代为何崇尚下克上,20世纪上半叶为何日本热衷于共荣圈,战时战后为何日本人的想法和行为转变如此之快,为何总有那么多的日本政界高官喜欢参拜那些死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