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日本 菊与刀 文化 社会科学 人文 历史 日本文化 文化评论
发表于2025-05-28
图解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菊与刀》是一部阐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是美国的一位女文化人类学家。二战末期,她接受美国政府的委托,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进行研究。事实证明,书中观点极大地影响了战后的美国对日政策,并且也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菊与刀》因其巨大影响和经典的学术价值,已然成为人们了解日本的必读书目。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她本人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即使是图解,依然很枯燥。耻文化,人情,天皇,尊卑。虽然很透彻,可是年代较远,对于了解现代日本用处不大。
评分偏学术的一本书,对于了解日本有很大帮助
评分偏学术的一本书,对于了解日本有很大帮助
评分1946年出版的书,身为人类学家的作者从未去过日本,但却对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剖析的如此精确,这本书确实值得仔细去读。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性,对情义、恩情、忠的倔强贯彻,完整充斥在一个日本人的一生之中。这些日本特有的文化也许能说明战国时代为何崇尚下克上,20世纪上半叶为何日本热衷于共荣圈,战时战后为何日本人的想法和行为转变如此之快,为何总有那么多的日本政界高官喜欢参拜那些死人。
评分日本是一个懂得割裂同时又善于建立的国家,所以他们拥有丰富而极端的世界观,同时又可以遵循严谨自制的行为模式。我们同样被冗长深刻的耻感文化所影响,不同的是我们没有坚固的思维围墙去框定这种文化,没有清晰安逸的阶级温床去滋养这种文化。世界观本身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身处其中的人如鱼得水,我羡慕这种被拼凑捏合的却整齐的世界观,如果我们可以学会把痛苦当作是生命的一部分,那生活过起来应该会轻松很多。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中日文明在外表上看来极为相似,不仅体现在衣食住行和文字律令,也体现在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和儒家礼仪。但当两个文明逐步向现代过渡之时,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日本很快就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令人诧异的变革,而中国却在守旧与进步之间步履蹒跚。两者的表现与各自的现代化起点...
评分这本短短200页最初只是作为一份美国人如何重建战后日本的战略研究报告,我用了5个小时把它读完。不能否认,日本已经从这本书的二战背景成长为重新野心勃勃的日本,正如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评价,任何时候读都会对日本了解又深刻一层,永远不会感觉过时。这是我们在硬盘里常...
评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图解菊与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