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此重要,是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和内容。美国当代最著名的人权律师德肖维茨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理论——权利既不来自上帝或自然法则,也不仅仅来自法律的规定,权利来自于人类过去的恶行。人类对于何为正义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诸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奴隶制、私刑、宗教裁判所之类的恶行再次重演。权利正是来自于人类对过去经历的暴行磨难的反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人类创立和积累起权利体系来抵抗恶行的侵袭。因为人类不断犯错也不断反思,所以权利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权利是人类得享安全的惟一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点,权利也需要人类备加珍视和维护。为权利而斗争,权利才能永存!
艾伦•德肖维茨,美国著名法学家。在辛普森杀妻案、克林顿绊闻案与弹劾案、泰森案等一系列备受瞩目的案件中担任辩护律师,同时也是专栏作家、演说家、书评家与畅销书作家,知名度遍及世界,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人权律师」。代表作包括《最好的辩护》《大法官的偏见》《性的麦卡锡主义》《法律创世记》《虐待的藉口》《致年轻律师的信》。
权利:到底来源于哪里? 萧轶/文 法治越来越成为国家文明程度的考量标准之一,权利问题作为法治的首要条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于权利的来源问题,因至今尚未拥有充分的理论来完成对它的建构,导致我...
评分1648年,英国用一场共和革命推翻了“批评政府有罪”这一不成文的法律。自由主义法学家密尔在《论自由》中强调的不是“意志自由”,而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密尔指出,随着民主化的出现,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运用权力的‘人民’与作为权力施加对象的人民并不总是一回...
评分权利来自哪里,似乎我们总是对一些与生俱来的的东西缺乏思考。在没有遭到侵害时候,我们忽视它的存在,在即将失去之后,我们才开始重视思考它的意义所在。这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劣行。 《你的权利从哪里来》大概给我们呈现了以下理论:权利并非来自造物主;权利并非来自自然;...
评分大家不太爱给此君的书写评是有道理的,比如此书,理论阐释清楚,论述自成体系,极度易懂,根本不需要装13的深挖。 全书内容一句话即可概括:权利不是来源于自然法所说的自然、造物主、人类本能或客观现实,也不只如实定法所说由法律所授予,权利来自于人类经验,特别是不正义的...
评分By 書評之亂 時下在中國知識界,談論最多的一部電影,不是“偽文藝”的《後會無期》,不是“真無恥”的《小時代3》,甚至不是“文藝大片”《歸來》,而是一部2013年底在韓國上映的法庭片《辯護人》。這部總投資75億韓元(約4479萬人民幣)的電影,連續四周蟬聯韓國票房榜冠軍...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防范恶行重演是权利的来源。
评分作为通俗作品来讲似乎是无可挑剔的,但总感觉前半部分的论证过于粗糙,后半部分对几个议题的讨论也不够深入,也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吧,读完反而觉得这并不一本值得推荐的必读书。
评分翻译得极好,即使是译本我都感到其文采!理念也不错,在自然法和实际法外另辟蹊径,法是根据对不义的经历有所反应而nuture来的。其实这不就和尼采对于道德的看法是一样的:权利是对之前侵犯人权的滞后记忆与重新解释,这是一种惩罚性的赔偿机制,然后内在化了。由此可见尼采对于之后人类思想界的影响之大。我给本年级高一读书活动的奖品就是本书,自己都觉得赞得不行。
评分“由于权利是获得自由与公平的过程而非目的本身,因此权利的斗争永远没有获胜的一天”
评分这块是我的短板,以后要多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