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介“质的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的研究方法的教与学》 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
评分 评分从一本专著的角度来说,书其实写得不错,不过主要的问题是:如果你在看之前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一项质的研究,很可能看完之后也还是不会。
国内教材里很少有如此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思考深入的书。
评分写的的确是超详细,但是我不太适应这种教科书的写作风格,直接扔给你一坨总让人觉得没有条理。另一个问题是……真的是你看了这本书都不知道怎么做质性,质性研究必须在实践中才有思路和反思。
评分: C300/7226
评分所以说毕业论文是刺激看书的第一生产力…
评分类似于教科书风格的专著,内容还是比较齐全的。质的研究很难像量的研究那样用条条框框的语言去描述清楚,质的研究现在也很难找到统一的套路,因为质的研究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者是以一个社会人的存在去和另外一个以社会人存在的被研究者去打交道。人是最世上复杂的生命体,因此质的研究在进行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数,同时也对研究者有非常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质性研究者必须有哲学家的思维,社会学家的视野,作家的文笔。如何打开被研究者的心扉去获取信息,如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如何从信息中扎根理论,最后形成什么风格的论文成果,都是值得去再三思考的。质的研究终有量化研究不能替代的功能,其发展还是不可限量的。本书唯一的一点缺憾就是关于实物研究的内容过少,我觉得文本或影像资料的内容分析与历史分析也是很有可研究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