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官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高官身后有十几个、几十个女人”,也有“一个女人身后有十几个、几十个高官”这种奇特腐败现象?
·公车改革喊了10多年,试验了近10多年,没有丝毫进展。为什么公车改革推动不了?
·我们成天讲义务教育,但“义务教育”怎么变成了农民的“义务”?
·当一个总人数约1.5亿、掌握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贡献了全国近1/3的税收、使用着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每年吸纳半数以上新增就业人员的新社会阶层崛起时,是与社会阶层分化相伴而来的矛盾激化的前兆,还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现代的表征?
·为什么官二代、富二代能比穷二代农二代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根源造就了当前“二代现象”?
·我们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为什么中国人的怨气越来越大?
·在当前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红领”阶层何以成为众多人趋之若鹜的行列?
·邓小平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你怎么富?“共同富裕”怎么个共同法?
社会是否和谐,最关键的是社会各阶层之间是否和谐。这本书是从社会阶层这一个一个的社会横断面,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分析各个阶层面临的问题和阶层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寻求社会和谐的办法。
这本书共18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社会分层的一般理论和分层标准,介绍了改革以前中国社会分层的状况,介绍和分析了改革以来影响社会分层的各种因素的变动,接着介绍了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财富、权力和声望在改革以来的变化;第二部分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农民、农民工、工人、私有企业主、知识分子、官员、新买办、社会有害阶层八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并且综合成一个社会阶层整体结构模型;第三部分是分析如何促进阶层流动,减少阶层冲突,保证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全。
杨继绳
湖北浠水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新华社工作35年,1984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评为高级记者。从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多年兼任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曾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境外大学多次作过访问学者。在工作期间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新闻、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了数百篇政治经济评论和学术论文。
他写的调查报告有多篇作为中共中央文件、中央办公厅文件、国务院文件转发全国,三十多篇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胡耀邦、赵紫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批示,对实际工作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他1986年出版的著作《技术商品与技术市场》(1990年修订版改名为《技术贸易学》)是国内这一领域的第一本学术专著。他出版的学术专著《邓小平时代》、《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三十年河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01年从新华社退休后,先后担任《中国改革》等多家杂志的编委、顾问。2003年加入《炎黄春秋》杂志社任副社长至今。
从社会学专著的角度,某些数据引用的有点老,因时间跨度有一点大,(从八十年代一直到2010年),因此时效性的意义稍微弱一些。因此,对未来的前瞻性趋势意义不大。 但做为一个普及性的读物,此书可以为读者梳理一下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状况,具有普及性的意义。 最重要的,...
评分之前啃,真的要用啃,过一本叫《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的书,作者是新华社原高级记者、《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敢说真话的学者杨继绳先生。 原本是一本社会学领域的书,生生被我看成了一本讲用户研究的书……这里的产品是中国,产品经理是领导层,而本书就...
评分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里面比较好的一本书,引用了大量数据和调查结果。作者比较了中国各个阶层的过去与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其中一部分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该书最初一版是06年,距离现在已经11年,虽然我看的是13年的版本,但是由于一些章节没有及时更新以及中国发展的确...
评分收到yaotone兄的来信,转来一篇文章,关于杨继绳所写“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一书背后出版过程命运多舛的遭遇。碰巧的是,这几天在广州,手头翻 的一本书恰是杨在香港出的《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作者原是记者出身,近年来结合采访收集的一手资料和自己亲身见闻,致力于中...
评分科学研究表明,鱼是一种相当死蠢的动物,蠢到什么程度?蠢到它们的记忆只能维持6秒,也许是因为内存太小的缘故(科普小知识:鲸是哺乳动物,海豚也是)。这意味着它们完全丧失了思考的基础,靠着一条动物神经活着。岂止是思考,它们甚至连表达情感的能力都没有,因为该项研究的...
1.最后三章的含金量比较高,分析比较集中;其他章节更多是列举数据对社会阶层变迁的描述。2.个人觉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只适用于改革开放年代的一小嘬人,而“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才是大部分时候的真理,在阶层固化的情况化,排行末尾的“读书/知识”,几乎是不可能改变排在前两位的“命&运”的。
评分其实是读的另外一本书,他的《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主要讲述毛泽东逝世后,到90年代,二三十年间,各股势力所作的努力与妥协,以及其中多种势力的权力更替,最终才有中国改革开放这么一个结果。应该说,以更加真实的视角表现了权力间的互相角力。还于现在关注的时世政治理解有着清晰的梳理,印证了顾子明政事堂的一些推理基本逻辑。
评分时过境迁
评分1.最后三章的含金量比较高,分析比较集中;其他章节更多是列举数据对社会阶层变迁的描述。2.个人觉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只适用于改革开放年代的一小嘬人,而“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才是大部分时候的真理,在阶层固化的情况化,排行末尾的“读书/知识”,几乎是不可能改变排在前两位的“命&运”的。
评分代标另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