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而“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长这么大,你有没有质疑过,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将孩子视为财产?为什么人们对于土地和房产如此热衷?为什么犯错出事不是想着找律师而是去搓个饭局?为什么剩女这么多,还能听到“男女授受不亲”的指责? 这些其实都是中国人“土气”的思想。长这么大,有好多道理,似乎已经是不...
评分最近一个多月的休整,感觉思想上收获很大。重新用经济的眼光读完《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心中隐隐希望读到对中国整个社会环境的解读,这时遇到费老的《乡土中国》,真有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啊! 人们在谈论问题时,尤其是社会、文化、历史等宏大课题时,意见不...
评分今天读了一本小书,书虽然小,但是很有启发。有一个词,叫醍醐灌顶,大概如此,本来有很多模糊的想法,经他一说,便清晰起来。 这本小书是《乡土中国》,属于中国社会学领域的名著经典。虽是经典,读起来却很轻松,因为这本书原是费孝通1946年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的讲义,后来应...
评分长这么大,你有没有质疑过,为什么那么多的父母将孩子视为财产?为什么人们对于土地和房产如此热衷?为什么犯错出事不是想着找律师而是去搓个饭局?为什么剩女这么多,还能听到“男女授受不亲”的指责? 这些其实都是中国人“土气”的思想。长这么大,有好多道理,似乎已经是不...
评分没有那么好,不过值得看
评分没有那么好,不过值得看
评分充满洞察,严谨而力求客观。中国社会是个扎根乡土的社会,要了解中国一定也要了解乡土。多一些了解,多一些理解。会发现脚下这片大地,可能不像你在学校课本里了解到的那个样子。
评分没有那么好,不过值得看
评分力荐。堪称字字珠玑,细细读毕方才真正理解美籍汉学家白鲁恂为何说「中国是一个试图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费老所站在位置之高可称叹为观止,一针见血地洞悉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来的本质,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亦将不失效力。随便一句对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分析和议论都足以为当下编导提供一个足够深刻的创作母题。这也是自朱光潜的《谈美》之后,第二本让我得以窥见并吸收一个庞大精密知识体系而非一叶障目的学术著作。更难得之处在于行文还如此通俗流畅,水准之高,无人能出其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