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建筑 艺术 美术史 历史 考古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1-22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术史家巫鸿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被誉为“可以与福柯的《词与物》比肩”。
作为重构中国古代美术宏观叙述的一种尝试,本书沿循两条线索对中国古代美术传统进行界定:一是文化比较的线索,即,首先反思“纪念碑性”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普遍经验,然后通过考察重新定义的“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特殊表现,来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逻辑。另一个是历史演变的线索,即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之间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全书导论:九鼎传说和中国古代的“纪念碑性”。以下是正文五章,分别为:一、礼制艺术的时代;二、宗庙、宫殿和墓葬;三、纪念碑式城市——长安;四、丧葬纪念碑的声音;五、透明石头:一个时代的终结。
因为这部书,美术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学术上的“科索沃战争”(李零语)。自本书问世以来,围绕本书的内容以及东西方治学理路的大讨论,波及美术史学科以外,绵延至今。今天,提起《纪念碑性》这本书,仍然是一段学术史上剪不断理还乱的公案。
本书是《纪念碑性》中文版的首次出版。
巫鸿1963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
好多字儿不认识,字典还查不到。我该买本大字典了。
评分一部开拓心胸的杰作,门外人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评分嗯,第一二章。
评分一部情结很深的作品。“透明之石”这个结尾虽然轻盈漂亮,却还是流露出了遗憾。(大概也因此,巫鸿在《重屏》这部稍有转折性的作品后,又一次次回到礼仪美术去。)对巫鸿而言,礼仪美术有着相当私人化的魅力。他将之呈现为一个文明留存于世的、最初的、体系化的想象(关于宇宙、族群、人情)。它拙朴、庄重、期望着永恒。在面对这样的情结时,这部作品的优点、缺点、及其可能面临的批评都是不难想象、不难理解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私人性打动了我。毕竟,没有心灵的作品才是糟糕透顶的。
评分当我努力追寻的研究对象在十九世纪后半夜整体缺席时,等待我的不仅仅是惊喜,还有焦急。 把纪念碑平面化以后,你就会看到,失去的空间让纪念碑无处藏身,一下子矮小了好多。由此看到,纪念碑这一寄托于空间的概念的局限性,以及条约在当时的境遇。为什么纪念碑会直接过渡到碑刻以及与此相关的二元视觉艺术,而不是到文字以及与其相关的书籍或者契约?- 耕石
我坚信02或者03年我见到过该书另外一个中译本,那是在伦敦做论文的时候。尽管我搜遍了SOAS的图书馆索引,但是现在仍旧无法回想起那个版本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评分 评分还没有细读,不过把好几个门类挑出一些作品来然后放入一个西方的纪念碑性中,我怎么有点感觉像是在逗西方人玩呢?德国人看见中国的塔确实是喜欢喊monumental,monumental,可中国有纪念碑性这个东西么?
评分我坚信02或者03年我见到过该书另外一个中译本,那是在伦敦做论文的时候。尽管我搜遍了SOAS的图书馆索引,但是现在仍旧无法回想起那个版本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评分又是为了赶作业唉...我好惭愧。写到最后差点没被变成了写小说。很是失礼。请直接无视。 读书笔记:《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第三章 纪念碑式城市——长安 读完了巫鸿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以后,我感觉这本书是很好...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