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米歇尔·福柯在突尼斯做了一场关于马奈的重要讲座,对其十三幅绘画作品加以评论。此次讲座虽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十分重要。2001年,马里沃尼·塞宗汇集了一批福柯研究专家和艺术史专家,借助自1971年以来有关马奈的研究,回顾并重新思考福柯的这篇文章。本卷同时包含了福柯的讲座文章和2001年部分与会者的文章。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影响。
全书174页中只有前43页属于福柯——而且是根据他讲座录音整理下来的衍文。后面那些内容都是西方评论界对马奈作品的解读。可惜的是,西方油画尤其是印象派、后印象派以及新印象派的画家作品,从来就没有一个解读标准,就像我们看待红楼梦一样,一人一眼,一人一心。关键是如何还...
评分 评分文艺复兴以来,绘画一直在二维空间中表现幻觉的三维空间,直到马奈,第一个发挥油画空间物质特性的画家,回到原点,发现了画作自身。长方形的平面、横向纵向的主线、画作的实光、观者在一个或另一个方向上观看的可能性,这些都在他作品中体现,在画中得到再现和重构。 本书是福...
评分1 画布的空间(物质、面积、高度、宽度)的处理: ·用符号意指或象征非感知的距离,突出油画是垂直的、没有景深的两维平面的事实:扁平的面积――封闭的空间;压缩描述场景的厚度――景深的缺席;缩小的人物――距离的缺席 ·纵横线的游戏表现绘画具有的物质性,即画布的内在...
评分1 画布的空间(物质、面积、高度、宽度)的处理: ·用符号意指或象征非感知的距离,突出油画是垂直的、没有景深的两维平面的事实:扁平的面积――封闭的空间;压缩描述场景的厚度――景深的缺席;缩小的人物――距离的缺席 ·纵横线的游戏表现绘画具有的物质性,即画布的内在...
开本小而精致,便于携带,不过小开本的不便之处就是图例都附在后面,懒人如我干脆找了本马奈的大画册摊在一旁,对着看
评分翻译的问题、拼写错误、大篇幅的不相关内容和小开本不清楚的图片。别买。
评分“当他接近一个特定的作品时,如果在它全部被拆解后,发现它的动力原则,他并不试图将其建构为一个纪念碑,而是试图穿越它,躲避它,拆解它,让它接近现在本身,‘像破坏一个屏幕那样破坏它’”
评分简介欺诈,全书跟马奈的关系不是非常大,重点在于福柯研究。福柯讲马奈只有50页,后面的论文主要是结合福柯理论体系对这50页的推进与解读。由油画空间与观者位置引申出的思考颇具启发,突然触类旁通理解了塞尚的绘画实验……
评分大一(二?听朱老师课的时候的记忆又回来了一点,后面的会议论文集还是很有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