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40% ,已翻译成14国文字,艺术设计、美学相关学科指定参考用书。
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
译者:滕守尧,北京大学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师大特聘教授。
这本书,是从事有关于艺术方面工作的人们都应该读的书,虽然语句比较晦涩,稍不留神就会读不懂,但是里面所讲述的每一个点,都让你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视觉与心理是这样运作的
评分这本书还是大学时候看的84版,学校老图书馆卡片式的借书模式. 大学图书馆里艺术类的书很少很少 有也是很老的版本. 于是一本本借过去,可以看的书就非常少,于是这本书我借了六次,最后一页的借阅卡上留下六次我的名字. 但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借了六次是因为每次都看不...
评分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estt...
评分阿恩海姆2007年才去逝的,竟然在书的勒口上赫然写着阿恩海姆1994年就去世,可见译者与编写的态度极其不严谨。 不知当年阿恩海姆他老人家在世时看到这个中文版是什么感觉。
评分非常赞,在视觉文化研读课上老师提到过,当时在seminar上分小组讲授,浅尝辄止看过;论文结束后,发现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又拿来看了。可是又有了其他的任务要做,还是浮躁地看完了,以后如果自己从事艺术类工作的话,那么会去买一本再细读,如果其他职业,那就另作打算了。 ...
观点没有讲透,一个小篇就像读了一篇微信文章,有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个小篇讲完,却偏偏拆卸成几个小篇。全书的章节安排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章节里面的小篇安排不在逻辑上,很随便。这本书就像编汇的“散文”,而不是内核逻辑紧密的“美学参考书”。
评分这就是我想从事的领域。
评分读了一个周多,可以说提供了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思考方向,但总的来说还是挺宽泛的,每个方面都没有说太深,发展和实验讲的相对多一些,但是像透视这种的就没有特别展开,有些可惜。简化律/变形/恒常性
评分观点没有讲透,一个小篇就像读了一篇微信文章,有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个小篇讲完,却偏偏拆卸成几个小篇。全书的章节安排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章节里面的小篇安排不在逻辑上,很随便。这本书就像编汇的“散文”,而不是内核逻辑紧密的“美学参考书”。
评分观点没有讲透,一个小篇就像读了一篇微信文章,有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个小篇讲完,却偏偏拆卸成几个小篇。全书的章节安排看起来没有问题,但是章节里面的小篇安排不在逻辑上,很随便。这本书就像编汇的“散文”,而不是内核逻辑紧密的“美学参考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