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經歷瞭一些範疇性的轉變:在經學上,否定瞭過去兩韆年的經學傳統,認為它們都是圍繞著一批「偽經」而積纍的學問(康有為)。在文化上,充分瞭解到儒傢文化始終存在著一個不安定層(傅斯年)。在道德上,發現過去兩韆多年所有的道德教訓,關涉私德者居十分之九以上,而關於公德者不到十分之一(梁啟超)。在政治上,認為過去兩韆年是無治狀態(劉師培),國其實不成其為國,因而有建立一個現代「國傢」的追求,希望由「皇朝」轉化為「國傢」,將「臣民」轉化為「國民」。對專製體製的深刻反省則發現中國沒有「社會」,並認為過去兩韆年的政治理論都是「在空架之上層描摹」。除瞭上述之外,社會上的文化菁英也由傳統的「士大夫」變為「知識分子」。不管近代中國的社會政治有多少實質的轉變,但至少在思想或理念的層次上這是一個斷裂和跳躍。而這些斷裂或跳躍並不是突然而來的,它們有深遠的文化、學術根源。本書基本上認為從道光以來,中國思想界便進入不安定期,每一種學問都因內外的挑戰,而產生瞭分子結構的變化。收在這本論文集中的文章,除瞭都觸及上述種種問題之外,並討論現代學術風格的形成與現代學術社會的建立。
王汎森先生,颱灣大學歷史係、歷史研究所畢業、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院士,獲傑齣人纔講座(1999-2004),並任教於颱大歷史研究所及清大歷史研究所,著有中英文專書數本及學術論文多篇。
这一节的内容堪称精彩,精妙绝伦!王汎森先生主要是围绕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展开话题,与引论想照应。这一次,他选用的“模板话题”是“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 开局就把我拉回了高中生物课。用“分子”比喻“思想”很巧妙,我自己又加上了“细胞”的概念,让这一比喻更易...
評分在本书的封底上列了六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清儒拼命著述而不管现实的风气遭遇了怎样的危机和批评?”。第六个问题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什么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这两个问题对应本书主文的第一篇《方东树与汉学的衰退》和最后一篇《“主义崇拜”与中国近代学...
評分其实是一篇读书摘记,但“读书笔记”区域写好后不方便寻找,故写在书评区域。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笔记记着记着就开始画画…[Emm][旺柴] 王汎森先生《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的引论实在精彩。(想到在唐潮读书会上侯亚伟老师也就“后见之明”的问题提醒过我们)有关“去熟...
評分在近年有关近代思想史与学术史的研究中,有几个人的研究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台湾学人王汎森先生的著作就是其中之一。收在《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一书里的论文不仅给很难读到王先生大作的大陆读者提供了管中窥豹的机会,更有其作为研究“典范”的意义。 事实上,...
本科讀過,經典。
评分很有啓發性啊
评分汪悔翁一文。文獻外部研究功夫很足,進入當時語境,注重文本版本與文體的討論,避免對個體思想研究本質主義化與符號化傾嚮,挖掘個體思想多層次麵嚮,從而以微觀視角進入清季思想的暗潮潛流討論之中。最有啓發之處在於雖有批判但解決方法不齣上溯先秦諸子方案之局,我感覺突然有點懂葛老師說的衝擊-反應格局未完全過時的意思瞭。
评分很有啓發性啊
评分很有啓發性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